【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十二日被安排出任中國政協副主席後,北京當局隨即批准董建華的辭呈。雖然董建華是以個人健康因素請辭,但學者分析,應與北京長期不滿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有關,也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去年底當面訓示董建華「查找不足」的重話脫不了關係。
董建華擔任香港特首七年來,施政滿意度可說一路下滑。統計顯示,港人對董建華的支持度從一九九七年香港易幟時的高點,到三月十日香港大學的調查顯示,董建華僅獲得百分之四十七點九的支持率,聲望不及格。
最新的調查還發現,高達五成的港人贊成董建華提早下台,反對的不到三成,董建華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因此,當董建華辭職的消息傳開後,竟有港人以「回歸以來最好的消息」來形容,還有人表示股市應會出現大漲的「慶祝」行情。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說,董建華第一任任期五年的施政滿意度和民意支持度都很低,香港經濟狀況也不佳,但他卻可以連任,外界認為除了江澤民力挺,沒有其他可以令人信服的解釋。
事實上,香港自九七以來,無論內政或經濟都面臨諸多嚴峻挑戰。內政方面,港人民主觀念與自主意識日益高漲,政制改革壓力接踵而至,加上立法會泛民主派的制肘,港府施政倍感艱辛。
另外,二零零三年及二零零四年兩次「七一」大遊行,五十萬港人史無前例走上街頭,導火線固然是反對二十三條國安立法、要求儘速實施「雙普選」,但主因還是港人長期以來對港府在包括處理SARS危機、高官問責制等問題上管治無能的不滿。
在經濟方面,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波及,香港曾陷入空前困境。經濟一直是支撐香港繁榮穩定最重要的因素,但香港失業率從一九九七年百分之二點二,攀升至二零零三年的百分之七點九,失業人口也從七萬人激增到二十七萬多人,港人GDP平均值從九七年的港幣二十萬七千元,下滑至零三年的十七萬九千元。
在此背景下,胡錦濤去年底在澳門接見董建華及治港團隊時,提出三點治港意見,要求他們「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高施政能力及管治素質」,引起香港社會廣泛關注。
學者分析,在經濟危機可能進一步轉化成政治危機,進而影響香港局勢平穩的考量下,這幾年中國政府經常被迫站上第一線,協助港府打擊投機客、刺激市場景氣,並透過中國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開放大陸民眾赴港自由行等措施,拉抬香港經濟。
除了辛苦力挺,去年九月香港第三屆立法會議員選舉,中國透過綿密的政商、社會網路,以及愛國主義的訴求,輔選親中陣營候選人成效頗佳,使得民主派未如預期獲得過半席次,暫時疏緩北京的壓力,同時更堅定中國按照基本法處理香港問題的信心與決心。
儘管董建華第二任五年的任期還有二年,但隨著胡溫權力逐漸鞏固,促使中國重新評估董建華適任與否的問題。
當然,將香港政制與經濟問題完全歸咎於董建華一人,似乎也未盡公平。因為「愛國愛港」向來是中國強調「港人治港」的先決要件,在這樣的邏輯下,特首的「忠誠」比能力重要,北京的認同又比港人的支持來得重要。
形式上,行政長官雖是由八百人所組成的選舉委員會產生,但眾所周知,若沒有中共高層的「欽定」,絕對無法在選委會過關,特首的權力既然來自北京政府,自然必須事事聽命於北京。
此外,在「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架構下,特首所能施展的空間本來就相當有限,還必須在北京與香港民眾間溝通、調處,特首的角色實在不討喜。
無論董建華是因病請辭,還是遭到撤換,對於北京當局而言,愛國愛港、高度貫徹中央意志,只是下任特首最基本的條件。
如何強化管治能力、提振港人信心、化解與民主派的對立等,以及為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與二零零八年立法會議員兩項選舉營造有利的大環境,以繼續確保香港的繁榮穩定,也是北京思考繼任人選的重要因素。
在董建華辭職後,目前行政長官一職由政務司長曾蔭權暫代,曾蔭權同時也是檯面上呼聲甚高的繼任人選。然而,在北京政府這隻幕後黑手的陰影下,無論是誰繼任特首,香港恐怕都難逃「鳥籠民主」的歷史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