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新疆民間音樂

人氣 1
標籤:

新疆各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歷史悠久。遠在公元前的西漢時期,新疆的于闐樂就已傳入長安。新疆的龜茲樂對隋唐音樂理論有很大影響。隋文帝時,參照龜茲音樂來整理漢族音樂。唐高宗曾把著名龜茲藝人白明達接到宮中演奏龜茲樂器。
  
每當人們追思大唐的興盛和歌舞昇平時,都應該記得:那些悅耳的絲竹聲中,是西域的龜茲樂、疏勒樂和高昌樂,又給大唐增添幾分瑰麗、幾分旖旎。
  
「羯鼓聲高眾樂停」,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龍池》一詩中的句子。羯鼓是龜茲樂的主要樂器,史書記載羯鼓是從西域傳來的,到唐代盛極一時。它是用山桑木製作,形狀很像漆桶。唐玄宗非常偏愛羯鼓,據說他練習羯鼓光鼓槌就打壞了幾箱子。當時著名的宮廷樂師李龜年就是以善於打羯鼓名動天下。
  
維吾爾民間樂器就是繼承古西域樂器的精華,並接收中外樂器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中有彈撥、吹奏、打擊樂器等達數十種,主要為獨它爾、彈撥爾、揚琴、艾捷克、熱瓦甫、沙塔爾、嗩吶、巴拉曼、笛子和達甫(手鼓)等。在表演維吾爾歌舞的場合,人們都能聽到獨它爾、熱瓦甫的清亮柔和的琴聲,和節奏輕快、鏗鏘悅耳的達甫的鼓聲。
  
新疆音樂以維吾爾族民間音樂最享盛名。新疆各地的維吾爾音樂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幾個色彩區,即南疆色彩區、東疆色彩區和刀郎色彩區。
  
馳譽中外的維吾爾樂典《十二木卡姆》,是維吾爾民間音樂舞蹈完美結合的藝術瑰寶。它包括了古典敘誦歌曲、民間敘事組歌、舞蹈樂典和即興樂典等三百四十多首,長期流傳於南北疆各地。十二套「木卡姆」連續演唱一遍需要二十多個小時。對這套「木卡姆」的發展與規範化,十六世紀賽依迪延王朝阿不都熱西提汗的王后阿曼尼莎汗曾經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哈薩克族也是酷愛音樂的民族,俗有「駿馬和歌是哈薩克的翅膀」之說。哪裏有哈薩克人的牧群、氈房、哪裏就有妙曼動聽的歌聲琴聲。每到春夏之際,當牧民完成了畜群轉移牧場的任務,就要舉行「阿肯」(民間歌手)彈唱會。遠近草原上的歌手、詩人在這裡大顯身手,一首首歌曲又從這裡誕生。
  
柯爾克孜族的民歌同樣散發著草原的新鮮氣息。歌曲、歌詞大多由「阿肯」創作、加工和傳播。民歌的形式有牧歌、敘事歌、風俗歌等。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俗民風:侗鄉的「行歌坐月」
民俗民風: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民俗民風:尊老待客和敬火之俗
元宵節始源的傳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