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之春」還遙遠

標籤:

【大紀元3月12日訊】(自由時報3月12日報導)黎巴嫩總理卡拉米辭官十天就回鍋,意味「貝魯特之春」還很遙遠,儘管有人將中東諸國近日若干發展比擬為一九八九年東歐民主革命,實則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十六年前東歐民主革命風起雲湧,乃是蘇聯已日薄西山,戈巴契夫大力推動改革開放措施,加上東歐諸國既有的資本主義和民主傳統、在地的民主運動、普遍反蘇情緒、兩極對抗下美式民主自然成為蘇聯統治外的抉擇等諸多因素匯聚的結果。

反觀今天的伊拉克、黎巴嫩和埃及,乃至伊朗、敘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諸國,既不屬同一帝國統治,又沒有共同的反抗對象,未經宗教革命,不具西方民主傳統。更重要的是,各國主政者沒有改革的意向,社會上也缺乏當年波蘭華勒沙「團結工聯」、捷克哈維爾「七七憲章」之類足以引起全國乃至國際注意的領導人物和組織。

所以說,二○○五年之春中東諸國的發展,到底是真正的民主變革,還是短暫的「運動」,還得再加斟酌。舉例來說,伊拉克大選後民主機制尚未浮現,內戰已行將爆發;黎巴嫩的反敘利亞示威固然值得一提,由真主黨策動的親敘群眾大會也不容忽視;穆巴拉克雖承諾多黨制總統直選,仍未見修憲立法動作。何況,就算是真的民主運動,接下來的發展更讓人揪心。

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伊拉克,會不會跟伊朗結盟?敘利亞撤軍後,真主黨在獨立黎巴嫩扮演什麼角色?焉知埃及開放總統直選,不會選出「穆斯林兄弟會」掌權?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的結局是,蘇聯坦克進占捷克,直到一九八九年「絲絨革命」後捷克才再嚐民主滋味,其間相隔二十一年;同年,柏林圍牆倒塌,東歐諸國相繼民主化。

現在,中東諸國似乎也走在歷史關頭,卻少了東歐民主化的動力,結果如何仍有待時間驗證。(//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黎反對派要求敘完全撤軍
美稱敘撤軍計划不符聯合國要求
美法總統聯手要求敘利亞部隊撤出黎巴嫩
黎巴嫩15萬人走上街 促敘利亞撤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