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報導攝影
台南府城是台灣文化的發源地,擁有一百十二處古蹟,古蹟數量僅次於台北市,名列全台第二,儘管預算遠不及直轄市,豐富的文化資產是台南市特有的魅力,最近更屢屢以最少的經費創造出古蹟活化的成果,增加許多遊憩新景點。
市定古蹟原安平海關
變身運河博物館
位於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安億橋下的市定古蹟「原安平海關」,不但是台灣開埠,對外開放通商的重要見證,也見證台南運河開闢史,如今成為「運河博物館」,雖然因市府財政困難,以志工管理模式營運,今年黃曆新年甫開館,即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參觀。
「原安平海關」建物荒廢多年,老舊房舍經修復後,恢復昔日的古樸景致,座落於運河邊的紅磚建築與百年老榕綠樹成蔭的景致相互輝映,與鄰近即將完工的「安平港環港景觀步道」串連成安平一處新景點。
「原安平海關」開闢於一八六五年,當時曾為台灣對外通商的「台灣關」,歷經日治時期的「安平稅關」、一九二六年台南新運河開通;一九四五年,國民政府於台灣分置台北、台南兩關,安平海關改設財政部台南關台南支關安平支所;直到一九七八年,安平支所移置新安平港,原安平海關建築閒置。
二○○三年,原安平海關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近一年的整修工程,於今年二月呈現新貌,運河博物館正式開張;由於市府缺乏經費及人力,博物館比照安平蚵灰窯文化館模式,由安平地區的國小家長及教師擔任志工,僅週六、日開放。
為充實運河博物館館藏,台南市政府向安平耆老收集不少老照片陳列展示,照片中呈現老安平港、運河的景致,照片中的人物有些已凋零,有些仍健在,老台南人看到這些老照片,都感觸良多。
安平海關見證台灣對外通商的歷史,也見證台灣漁業的發展,在運河博物館內,也將歷年來漁民捕撈作業的船隻做成模型展示,並播放影片介紹安平海關發展史;館內展示文物還有昔日安平海關人員的簽到表、安平海關建物模型等。
破窯變成博物館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記錄傳統產業
全台僅存一座蚵灰窯,就在安平舊聚落,荒廢多年後,蚵灰窯在前年十月進行多年來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燒窯,不但燒出一批石灰做為紀念,試燒過程更以影像記錄;經過整建,荒廢的蚵灰窯化身為「安平蚵灰窯文化館」,並於去年八月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蚵灰窯文化館也打破以往的博物館營運模式,並無專職管理人員,而是由安平地區的國小教職人員輪流擔任館長,培訓志工維持營運;文化館中以實景、實物、影片及文字記錄介紹安平地區養蚵產業發展、蚵灰窯傳統產業發展及生產流程,也成為全國各縣市學校鄉土教學觀摩的最佳去處。
燒蚵殼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即有灰窯工匠的記載,台灣數百年來漢人傳統磚石房舍的砌造,常以蚵灰調和糖水、糯米汁等製成俗稱「三合土」的黏著劑。
根據口述史料,安平地區於數百年前即有灰窯存在,安平舊聚落老地名「灰窯尾社」因而得名,民國六、七十年代,由於面臨現代化石灰工業大量生產的競爭,一座座的安平灰窯相繼停產拆除,如今僅餘安平蚵灰窯尚保存完整。
蚵灰窯文化館的景觀設計也頗具特色,館內的「石頭蚵廣場」,座椅及雕塑均以蚵殼製成;營造出禪意的竹林,則是從導演李安已故父親李昇的告別式上移植而來,營造意境之餘也平添傳奇色彩。
「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奇觀
安平樹屋府城新景點
提起三級古蹟「德記洋行」,不管是台南在地人或是外地人,應該都不陌生,但緊鄰德記洋行的「安平樹屋」,多年來一直籠罩著神秘面紗,一直到市府將其整建、搭設觀景棧道,今年黃曆新年首次開放,讓大家一睹「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奇觀。
所謂樹屋,並非搭建在樹上的房子,安平樹屋原本為是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日治時期則是「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戰後由台鹽接收,但因荒廢多年,百年老榕在倉庫屋頂上盤根,氣根自然而然自損壞的屋頂上垂下攀附生長,形成「樹屋」的特殊景觀。
根據市府文化局調查,安平樹屋的砌牆古磚部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老榕堅韌的生命力和時間,則彷彿是鬼斧神工的建築師,搭建出樹屋屋瓦由榕樹枝葉盤根錯節、樹根與牆結合成一體的獨一無二建築,歲月的流逝更增添其滄桑美感。
樹屋整建後仍保留原始的空間感,走上樹屋內部搭設的棧道,把地平線提高,讓人看樹、看屋、看天空的視野都大不同;穿梭在樹屋內,更有探險的童趣。市府也將阻隔德記洋行與樹屋間的矮牆打通,兩者一併營運,購買門票可參觀二處景點,洋行建築和異國風情與樹屋特有斑駁意象,形成強烈對比。
海安路藝術造街
廢棄建物當代藝術舞台
位於五條港歷史街區內的海安路,曾經是府城最繁華的商圈,卻因錯誤的地下街政策被斬斷「龍脈」而沒落多年;隨著海安路再度通車,市府推動的藝術造街計畫漸展現成果,因工程而殘破的老房子反而成了當代藝術展演的舞台,讓這條街再現榮景。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所教授呂理煌帶領的「建築繁殖場」團隊共同創作的街牆藝術作品《神龍回來了》,高高矗立在海安路、民生路轉角,彷彿揭示著早已消失在府城的「五條港」榮景即將再現。
《神龍回來了》是以松木搭成的建物,由兩座高塔及銜接高塔的結構橋與平台組成,攀爬而上俯瞰海安路,提供民眾另一個觀看這個城市的角度。
呂理煌表示,《神龍回來了》結合了海安路與民生路轉角街口上的現存場景,是一座可供人認識、交流、觀看、遊走及遠眺海安路的新園地,就如同一個小型的桃花源;相信透過藝術建築,有助於凝具附近地主、店家及社區民眾對海安路重建的參與感,進而再造昔日的繁華。
海安路藝術造街的成果一步步展現,日治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經過建築師劉國滄改造,成了藝術空間「藍曬圖」,內部展示當代藝術作品,外觀藍色牆面在燈光打照下,已成海安路新地標。
另一處長年堆放垃圾的鴿舍廢墟,則在崑山大學四位學生洪國騰、薛彩云、郭雅奇、葉惠姍改造下完成藝術裝置作品《鴿子籠》,成為海安路上最高的「精神堡壘」,白天、黑夜都非常搶眼。
擅長以藝術活動帶動社區參與的吳藝術家瑪也在海安路上豎立一座裝置藝術「海安路開路功臣紀念碑」,以嘲諷形式引導民眾思考海安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座碑雖以人像呈現,臉孔卻是融合前後三任市長施治明、張燦鍙、許添財的特徵,讓人看不出是誰,卻有無限思考的空間。(//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