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與歐洲CERN簽約,成為亞洲首座「大型強子對撞器實驗」網格計畫的Tier-1中心,這個計畫串連全球十多萬台電腦資源參與運算。中研院表示,網格運算串連各地電腦,進行與人類生活相關,以及粒子質量起源研究,是未來整合資訊和服務重要利器。
網格為現今建立e-Science的基礎架構,藉以整合網際網路中分散於異地的資源並提供服務。主要核心的精神是資源共享,透過這個架構使得分散世界各地的單位可以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有了網格運算,各種國際合作油然而生,用來解決大規模、跨領域、高難度的研究課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 (CERN)正在瑞士建造全球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預計2007年完工啟用,這個對撞機主要是用來了解基本粒子質量的起源,藉以剖析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而解開萬物起源和演化法則。
中研院表示,LHC每秒產生4千萬次的粒子碰撞,每次碰撞後所得的數據經及時過濾,每秒可取得數百組有意義的數據,再以每秒10到1000mb的速度存在磁碟或磁帶上,所有實驗每年約累積15pb(PetaByte)的資料量。
如此大的資料量存在現有的CD片上,可堆到2萬公尺高空,需要十萬部電腦來計算,因此才需要由LHC下轄的「WLCG合作聯盟計畫」整合LHC實驗室、加速器實驗室、Tier1和Tier2等中心共同組成,提供運算資源,預計2008年以前完成整合及連結全球超過500個研究單位,共計10餘萬台電腦資源。
至於EGEE(Enabling Grid for E-SceinceE)計畫是歐洲最大型的網格基礎架構計畫,主要基於EU-DataGrid計畫與WLCG計畫的成果,整合國家型和區域型網格計畫,擴大服務範圍,以LCG Middleware為核心建立全球性、全時的、穩定的網格服務,目前已有200個以上的單位參與,整合超過15000部電腦。
中研院說,目前初期EGEE計畫中以高能物理與生命科學研究最早導入網格架構,目前正在拓展到地球科學、計算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等應用;明年4月起邁入第二期計畫,重點在於擴展科學、地理疆域和產業的參與範疇,以支援所有e-Science應用為目標,緊密的與產業界合作,並擴展到超過32國90個參與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