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綜合報導)出口是否暢旺一向攸關亞洲經濟體繁榮與否,但隨著美國和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需求逐步減緩,將為明年亞洲經濟榮景投下變數,亞洲能否仰賴內需持續注入成長動能勢必面臨考驗,而各國央行升息動作也會有所影響。
長久以來,出口增長強勁帶動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傲視全球,而一旦已開發國家市場開始勒緊荷包,亞洲經濟成長也隨之遭殃。
外界愈來愈樂觀看好亞洲可發展為一個區域內需求帶動經濟自給自足成長的中心,尤其是區域內經濟龍頭–日本經濟持續復甦。此外,區域內新崛起的經濟力量中國、印度,再加上南韓的民生消費轉強,也為經濟成長動能添加薪柴。
根據亞洲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J.P.Morgan亞洲新興市場研究主管David Fernandez指出,內需可望協助亞洲國家挺過美國經濟成長溫和減緩。
在國際油價高漲、利率走升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成長降溫之際,亞洲開發銀行預估,亞洲開發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將上看6.6%,其中,印度和中國經濟成長可能小幅減速,但日本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超過2%,全球商品來源重鎮的澳洲經濟也將持續成長。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 (ADB)預估,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9.3%,明年經濟成長率將下滑至8.5%。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7.1%,明年將下滑至6.8%。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3.8%,明年將加速至4.2%。南韓明年經濟成長率上看4.8%,今年預估將成長3.8%。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專家羅奇表示,中國的生產力和美國消費者是帶動全球成長的兩大火車頭。
不過,即使內需回春使得亞洲經濟體恢復活力,美國市場需求下滑恐仍將對亞洲經濟造成不利的衝擊。若美國需求大幅萎縮,全球在劫難逃。
專家認為,為保持亞洲消費需求活力,亞洲央行扮演關鍵性角色,在經濟成長前景不明之際,他們面臨能源成本攀升轉嫁至通貨膨脹的壓力,升息似乎難以避免,將導致消費者看緊荷包。
不過,部份經濟專家已指出,這一波緊縮銀根有升過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