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二十五日電)台灣四大數位相機組裝廠商在2005年繳出亮麗成績,合計出貨2550 萬台至2600萬台,佔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37%,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組裝地區,而在成本因素考量下,日商釋出委外代工訂單趨勢形成,具技術能力的台灣代工廠商成為直接受惠的對象,並呈現大者恆大的現象。
數位相機產業經過2001年至2003年的快速成長期後,由於數位相機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加上中低階產品跨入門檻較低,2003年起吸引多家資訊廠商轉進數位相機產業,也造成中低畫素產品擴產過速。
由於數位相機產品屬於高汰換率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數位相機近年來持續快速朝向高畫素趨勢發展,而超薄、光學變焦亦成為主流機種,加上包括手機內建百萬畫素相機鏡頭,以及價格滑落過速,均使中低階三百萬畫素以下產品數位相機加速淘汰,而2004年第二季起產業景氣快速反轉亦使二線廠商退出市場。
法人表示,數位相機產業在經過2004年的產業淘汰賽,以及庫存去化的陣痛期後,台灣數位相機廠商競爭優劣差距更加擴大,大者恆大的趨勢明顯,具技術及經濟規模優勢的大廠,受惠於量產能力及日商釋單,業績明顯有起色,而二線小廠因介入時間較晚或技術能力無法再向上提升,導致市場日漸萎縮,包括致伸、天瀚、智基、群光等多家二線廠商則逐步退出市場。
產業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由於台灣數位相機廠商近年代工及產品開發能力大幅提升,配合美國廠商搶佔市場佔有率,與日本廠商面臨降低成本的壓力,數位相機產業自2005年起出現重大的轉變。
包括美國柯達及日本奧林帕斯 (Olympus)等廠商開始於2005年釋出委外訂單,日本二線數位相機廠商京瓷亦宣布退出數位相機市場,使台灣數位相機業者今年出現苦盡甘來、走出谷底陰霾;數位相機業者曾私下表示,二線競爭者近二年逐步退出市場,的確是有利數位相機市場秩序的整合,惡性殺價競爭情況在2005年獲得明顯改善,也有利於台灣廠商的代工利益提升。
事實上,台灣主要四大數位相機代工廠商包括普立爾、華晶科、亞光和佳能,今年的業績均呈現大幅成長的現象,各廠商也不斷調高今年出貨目標,包括普立爾及華晶科今年出貨分別可達900萬台以上及挑戰800萬台,亞光及佳能則分別為450萬台及400萬台以上,合計4家主要數位相機廠商今年總出貨量約2600萬台,若以今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約7000萬台估算,台灣廠商出貨約佔36%的水準,法人預估,台灣數位相機出貨大幅成長的情況將延續至2006 年。
普立爾總經理劉燈桂對於明年數位相機景氣即表示樂觀,普立爾在2005年全球數位相機市場佔有率約12%,預估2006年在需求成長及釋單更多下,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約8800萬台至9000萬台,普立爾可望直接受惠於日系客戶釋單加速,全球市佔率可進一步提升至16%至17%的水準,並可望超越日本三洋,成為全球最大數位相機廠商,普立爾2006年合併營收更可大幅成長4成水準。
劉燈桂認為,2004年台灣數位相機市場上是7個人(廠商)搶3個蘋果(訂單),在二線廠商退出市場後,2005年則是4個人搶4個蘋果,預估2006年會變成3個人分6個蘋果。主要是未來數位相機產業將出現訂單成長,競爭對手卻減少,台灣數位相機產業在大廠技術及成本優勢下,大者恆大趨勢將更加明顯。
整體而言,2005年第四季起,過去從不委外代工的新力Sony已出現首度釋出訂單的動作,以及Olympus與Casio持續釋出訂單,台灣數位相機產業以其成本控制、技術優勢及代工量產能力,仍為僅次於日本的全球重要生產基地,加上關鍵零組件自製能力與日系廠商長期合作關係,2006年台灣一線數位相機大廠仍將是日商釋出委外訂單的直接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