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嚴明2005年12月1日多倫多報導)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部份國家通過一項決議,確保在2012年實現京都議定書確定的減低廢氣排放量的目標。
出席蒙特利爾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的34個發達國家星期三通過了一項包括21項主要措施的決議,以保證實現京都議定書所制訂的有關“發達國家到2012年要把廢氣排放量減低到比1990年還低5.2%的水平”的目標。通過決議的34個國家都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不包括美國和澳大利亞。
會議東道主、加拿大環境部長斯蒂芬.迪昂在決議通過後表示,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決議的通過使實現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更具有可操作性。迪昂說:“我們知道,等待的時間越久,我們面對的全球變暖所造成的損害和挑戰就越大。”
*鼓勵各國環保投資*
決議中所列措施的核心內容是,允許簽約國以在其他國家進行環保投資的方式來折抵減低廢氣排放量的指標,其中不但包括在發展中國家投資環保項目,而且也包括在中歐及東歐等中等發達國家進行環保投資。
決議草案本來還包括一項檢驗和懲罰措施,但由於石油大國沙特阿拉伯的反對,這項措施暫時被排除在決議之外,留待各國代表繼續協商,希望在12月9日會議結束前達成協議。
*美認為京都議定書不公平*
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的美國代表團拒絕了加拿大提出的以折衷方式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建議,也反對就2012年之後減低廢氣排放量的設想作任何討論。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環境問題專家史密特認為,美國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除了擔心經濟會受打擊之外,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認為京都議定書不公平。
史密特說:“美國、澳大利亞等富裕國家特別抵制京都議定書的原因還在於中國、印度、巴西、印尼等主要發展中國家的態度,這些國家的廢氣排放量每天都在增長,但在減低廢氣排放量方面卻不肯作出承諾。”
美國的廢氣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總量的約1/4。中國的廢氣排放量僅次於美國,列全球第二位。但由於中國堅稱自己是發展中國家,雖然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卻不接受任何減低廢氣排放量的指標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