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日訊】一名32歲躺在手術檯上的女子在她心臟停止跳動73分鐘後獲救,動搖了心臟死亡標準,而按醫學常規,臨床上心肺腦復甦30分鐘未能復甦者終止救治。專家稱,此病例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據北京科技報報導, 9月底的一天早上7時30分,患晚期風濕性心臟病的32歲女患者余仙紅在湖南常德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她弱不經風的軀體卻在此後的數十分鐘經歷了一次陰陽兩重天。
8點17分,還沒來得及注射麻醉藥,余仙紅突然呼吸急促,心跳陡然間停止了跳動, 血壓暫態間降至「0」,心電監測儀上顯示的是一條直線,監視儀器發出一串刺耳的長音。
面罩給氧,靜脈注射強心針,氣管插管,腎上腺素推注,胸外按壓,蘇打推注,電除顫……所有急救手段上場,所有醫生輪番上陣在余仙紅胸前反覆按壓。 奇蹟沒有出現,由於病情太重,心功能太差,長期使用了強心藥和血管活性藥物導 致了余仙紅對藥物毫無反應。
最後使用電除顫。醫生手握兩個電擊手柄開始電擊,到第5次,余仙紅短暫恢復了自主心律。隨後余仙紅的病情又出現反覆,她的心臟再次停止跳動,生存希望微乎其微。
9點30分,又是兩次電除顫,余仙紅的心臟奇蹟般複跳了。在歷經了整整73分鐘的持續按壓和第7次電除顫後,余仙紅死而復生。
11點46分,醫生開始爲余仙紅實施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第二天早上7點,余仙紅醒了。她並不知道自己九死一生,只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說:「我覺得自己好累!」10天後,余仙紅出院,經復查未留下任何因心臟猝停導致的後遺症。
中南大學資訊技術學院院長、湖南省麻醉學會主任委員郭曲練教授稱,余仙紅在心跳復蘇的同時還要保證腦不受損害,這簡直是一個奇蹟,因此該病例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在國際通用的《徒手心肺復甦指南》中明確規定:臨床上心肺腦復蘇30分鐘未能復甦者終止救治。國際醫療機構都嚴格遵循這個標準實施治療。而余紅仙73分鐘的心臟復甦經歷突破了這個時間概念。
心臟病、失血過多、藥物過敏、麻醉或手術中的意外、過度疲勞、精神緊張、觸電、溺水、甚至沒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無規律地急速顫動或停止搏動,心臟泵血停止,腦組織缺氧,會導致死亡或大腦的永久損傷。
指導全球心血管醫學發展及急救醫學普及的權威機構美國心臟協會指出:心臟驟停的有效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5分鐘之內,每一分鐘的延誤則意味著10% 生存幾率的下降。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