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晟律師被停牌 國際大媒體聚焦

中國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為法輪功及草根維權遭中共迫害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當局11月4號勒令中國著名維權律師、為法輪功學員辯護的高智晟律師事務所停業一年,理由是他們沒有申報地址變遷,並非法為律師提供法律文書。當局的打壓行動在國際上引發激烈反響,國際各大媒體路透社、BBC、金融時報、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以及華盛頓郵報等紛紛採訪高律師。

  來自陝北的高智晟,通過自學成為律師,由於他出色的表現,曾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優秀律師。多年來,高律師一直為草根維權提供法律援助、為文字獄受害者和法輪功辯護,先後介入過「陝北油田案」及「朱久虎案」,「番禺太石村案」及「郭飛熊案」,最近又介入「陝西銅川煤礦案」和異見作家「鄭貽春案」。

  華盛頓郵報引述高智晟律師的話說,「我們很氣憤。中共這麼做已經顯示出它公然藐視所有的法律、人類與神靈。他們正告訴我們,任何相信法律、批評政治制度與揭露違反人權的罪行的人卻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他計劃下週在正式的審訊中為自己的律師事務所被停業而奮戰。

上書胡溫促停止迫害法輪功

  據美國之音報導,路透社援引高智晟妻子的話說,高智晟10月18號在網上發表致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敦促他們停止迫害法輪功學員。而北京市司法局11月4號宣佈高智晟的事務所停業整頓一年,他們的法律依據是這個事務所沒有向司法局申報辦公地點的變更,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高智晟對金融時報說,他的事務所於今年7月搬遷以來,他們曾經兩次上司法局註冊新地址,但是司法局拒絕辦手續。

華盛頓郵報訪問高智晟說,中共當局之所以採取這項行動是因為他拒絕收回寫給胡錦濤的公開信並依中共官員在最近一連串的談話中所要求的撤銷政治上敏感的案件。他於10月18日在網路上發表並藉由電子郵件廣泛地傳播的致胡錦濤與溫家寶的公開信中描述了幾個他曾經調查過的案例,這些案例是關於被非法關押、送勞改營與酷刑折磨的法輪功學員。他說,在一個案例中,一名男性學員被頭頂上的管子吊著直到他的腳爛掉。

  北京市政府10月曾要求高智晟收回致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公開信,但遭到高的拒絕。高智晟的妻子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這是當局要高智晟事務所停辦的真實原因。

「陝北油田案」

  金融時報報導說,高智晟不僅批評政府壓迫法輪功學員,並且還代表陝西省的油井投資者上告官方沒收私人油井。這件涉及70億人民幣巨款、百姓告官的案例在中共統治下是絕無僅有的。當事人控告陝西省當局2003年沒收了幾千口私人油井。5月,陝西省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律依據不清為理由,拒絕受理此案。當局隨即拘捕了為投資者仗義執言的朱久虎律師以及投資者中的活躍人士。朱久虎律師和大多數投資者獲釋後,要求高智晟律師受理此案,重新提出上訴。

  高智晟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北京司法局做有關宣佈前幾小時,他剛代表一名基督教地下教會牧師提出了上訴。這名牧師被控非法印刷聖經和其它基督教著作。

維權律師面臨風險

  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當局對高智晟事務所採取的行動凸顯了以下事實:中國律師受理具政治敏感性的案例或公開挑戰政府行動合法性,必然面臨風險。

  高智晟對波士頓環球報說,中共這樣做顯示他們悍然違背一切法律,包括人類社會的法律和神聖上帝的律法。他們做出了這樣的宣告:任何信仰法律公正並批評政治制度的人都會成為鎮壓的目標。

華盛頓郵報說,近幾個月來,高智晟一直承受著中共當局的壓力。中共官員最近要求他撤銷兩件政治上敏感的案件─一件是廣東省太石村的公民維權案,另一件是代理數千名私人投資者控告陜西省官員奪取他們價值高達10億美元的油井。

大陸和海外民間聲援

  高律師事務所被停業的消息披露後,大陸作家劉曉波、唐子、衛子游、上海知名律師郭國汀(現暫居加拿大)等撰文公開聲援高律師。劉曉波指出,正是高律師公開為法輪功辯護,「犯了中共現政權的大忌」,「在高律師個人與整個獨裁制度的對抗中,官權的齷齪和陰暗,盡顯一個末世政權的病態驚慌;而高律師為自由信仰和律師尊嚴的代價付出,凸現的卻是一位有良知的法律人的從容不迫。」

  到星期一(11月7日)下午6點為止,已有救援大陸受迫害知識份子協會、全球審江大聯盟、追查國際、北京坡上村家庭教會、中華振興會、東方思想文化藝術同盟會、東方傳統醫學研究會、身心自然康復研究院等近10個民間團體公開聲援高律師大善大勇的行為,其中一些組織表示,隨時準備為高律師提供進一步的援助。

=================
附錄﹕簽名聲援中國良心律師高智晟
//luntan.tvsmo.com/luntan/phpbig5/index.php?topic=31

相關新聞
高智晟律師赴瀋陽為鄭貽春上訴案辯護
劉曉波:高智晟律師的啟示
全球審江大聯盟呼吁聲援高智晟律師
對鄭貽春被控犯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二審辯護意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