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國際」披露定位中共高官内幕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畢成多倫多報導)「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4日向大紀元記者透露其「全球監視追蹤系統」成功定位到吉林省委副書記林炎志到加拿大出訪,並在多倫多將其起訴的細節。林炎志是法輪大法學會於十月初發佈公告後第一個沒有公開行蹤,在出國後被舉報並被起訴的官員,也是第二個因參與迫害法輪功在海外被起訴的中共官員。

据「追查國際」多倫多負責人楊凱文介紹,其「全球監視追蹤系統」從接到對林炎志的舉報,鎖定目標,通知受害人,協助完成訴狀,在安大略省高等法院遞交訴狀,到向皇家騎警(RCMP)提交相關材料,要求皇家騎警緝拿並驅逐林炎志,完成這一立案程序只用了兩個工作日。

* 眾高官秘密出訪 林炎志落入法網 

林炎志此次是隨團出訪,此訪問團成員中皆是中共高官,其中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等眾多省市級官員,包括遼寧省副省長劉國強、黑龍江省副省長劉海生、哈爾濱市長石忠信、重慶副市長童小平(女),林是成員之一。此團在加拿大參加一個由聯合國出資舉辦的有關工業改造的研習項目。與以往中共官員出訪要風光炫耀一番有所不同,此團刻意保持低調,眾官員此行沒有任何相關報導,行程也極為保密。

10月27日星期四上午,「追查國際」接到舉報,稱林炎志已在國外,即時啟動「全球監視追蹤系統」(Global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System)。

27日下午,「全球監視追蹤系統」初步鎖定林炎志在加拿大多倫多。

27日夜裡,一位曾在吉林省受到迫害的多倫多法輪功學員,願意起訴林炎志,並在協助下完成訴狀。

28日上午,加拿大法輪大法學會向皇家騎警提交相關材料,要求皇家騎警緝拿並驅逐林炎志。

28日下午,訴狀遞交安大略省高等法院,法院接受訴狀併發出傳票。

28日傍晚,多倫多中國領事館通知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臨時取消由該協會舉辦的邀請林參加的專場演講。

29日,被告林炎志慌忙離開在多倫多所住賓館。

這個在國內窮兇極惡,叫囂要殺掉兩百萬法輪功學員的吉林省610頭目林炎志竟嚇的再也不敢露面。

* 林炎志其人

林炎志1948年4月生,57歲。曾任清華大學團委書記;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共青團中央常委;北京市體委主任;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國家教委專職委員、黨 組成員兼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國家教委黨組成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黨組書記(副部長級)、副主任;河南省常委、宣傳部部長;吉林省委副書記。現任吉林省委副書記。

林炎志曾任吉林省「處理法輪功問題領導小組」(又稱「610辦公室」)組長,在任期間指揮並直接參與「轉化」和直接指揮打人,在省委書記這一級尚屬罕見。吉林省是全國鎮壓法輪功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05年9月,被證實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達322名,居全國第四。

* 林炎志迫害法輪功言行令人髮指

追查國際發言人楊凱文指出,林炎志迫害法輪功的言行令人髮指,完全喪失人性,在中共高官中屬於極為惡劣的高官之一。

追查國際的「吉林省參與迫害法輪功的省委及610辦公室部份人員名單」的調查報告顯示,2001年間,林炎志先後到四平市勞教所、松原市、長春市朝陽溝勞教所和洗腦班指揮和參與迫害。

林炎志曾在四平市勞教所檢查法輪功學員「轉化」情況時說:「……押你們一年不轉化,那就二年,二年不轉化,那就三年,三年不行,那就押你們十年。中國煉法輪 功的才二百多萬人,現在頑固的全國有十萬,中國有十二億人口,這些人不轉化,鎮壓,槍斃,十多萬人對中國十二億人口來說是小數字,就是把這二百多萬都殺 了,對共產黨政權統治也不會產生影響……,對你們不轉化的要狠狠的打,往死裡打,認可打死你們也不讓你們上北京……」

2001年8月30日,林炎志在松原市610辦公室親自命令警察把法輪功學員辛國權拉出去暴打,在辛被打得遍體鱗傷後,林炎志又命令勞教辛國權一年。

*「追查國際」促請公眾舉報出訪中共官員

「追查國際」發言人楊凱文說,該組織促請中國大陸的受害者和海內外正義人士,協助監視追蹤本省、地、市、縣繼 續迫害法輪功的兇手和負有直接責任的中共各級官員,收集並及時舉報這些人員出國訪問的信息,包括出訪嫌犯的姓名、性別、年齡、職務和主要特徵(有照片最好),其出訪的國家、城市以及出訪時間,有無海外不法資產和商業活動等。「追查國際」舉報熱線電話:1-617-325-3481,或1-866-732-8739 (北美免費) 傳真:1-617-325-8729,電子信箱:contacts@upholdjustic.org,網站www.upholdjustice.org 或www.zhuichaguoji.org。(//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對林炎志的”駕馭論”的批駁
凌鋒:中國應該重新劃分階級
王丹 : 江澤民的又一次搖擺
王雲坤續任中共吉林省委書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