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0日訊】在一個有七八位中共黨史研究界的朋友參加的小型座談會上,有人要我對《中國「牛仔」》作出評價。我脫口而出:「四個字:『可以傳世』。」這話聽來像是情不自禁,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我讀《中國「牛仔」》,有巨大的喜悅。喜的是中共黨史研究界又有了一位毛澤東和「文革」研究的專家。陳小雅真是一位奇女子。她學歷並不高,只在「文革」中接受了半個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部分還是在農村完成的;據她自己說,她的課外閱讀,晚自高中畢業,待分配時期剛剛開始;七七級考上大學後,主攻近代史;當過工人、幹部、編輯記者,當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的副研究員。如果看她的履歷,實在是平平常常。但她卻有豐富的著作。已出版的有《天安門之變——八九民運史》、《佛之血——八九六四研究文集》、《地下的熱泉——過渡文化的十年(選章)》、《搖籃與墓地——嚴復的思想和道路》、《漢尼拔》等,主編有《沉重的回首——1989天安門運動十五周年紀念文集》、《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辭典.政治學》等;從新聞界、評論界橫跨學術界,不過才50歲,各色長短篇章,已經有不下一百萬字,這還不奇麼?還不能說明她的非凡的勤奮麼?我讀她的書,對於她的博學、聰慧、機敏,有深刻的印象。她在《中國「牛仔」》中,對毛澤東的「公案」及行為、心理作了細密的分析,填補了學術研究的空白。她觸及了許多敏感的問題,她的勇敢精神和考據功夫——這似乎是她的一項專長——每每令我驚喜。
《中國「牛仔」》不是一本調侃的書,不是一本逢迎時尚的書。它有非常紮實的資料,嚴肅的內容,通過流暢的文筆,常常使我發出會心的微笑。
中國人敬愛的巴金老人,晚年翻譯出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赫爾岑在此書中說:「許多顯赫一時的人物,包括像拿破侖這樣的偉人,如果他們早死就好了。因為他們的事業都在他們的前半生完成,而他們後來所犯的錯誤抹黑了他們曾是光輝的生命,亦為旁人帶來痛苦甚至災難。」我在讀到這段話時,腦子裡油然想起毛澤東。他的前半生何其輝煌,後半生28年不僅乏善可陳,還為人民帶來了血淚和死亡。毛澤東自稱熱愛國家和人民,異常關心人民的福祉,……但他領導國家建設既違背社會發展規律,又背離歷史潮流。他熟讀廿四史,深諳帝王御民之術,具有「非凡的」才能卻成就了曠古的災難。……說他是「牛仔」可能不好理解,但他的確是富有中國特色的「混世魔王」、「山大王」……觀其一生,能不令人唏噓,長嘆!小雅女士單辟一章(上篇,第三章)專論「毛澤東的烏托邦」,很有見地,頗具卓識。在綜合、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精神的財富。
陳小雅是世界上第一個對毛澤東1966年7月8日致江青信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並進行了論證的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林彪1971年9月8日的「手令」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並做出論證的人。她在學術上的勇氣,於此可見一斑。其中,(下篇,第二章,「九一三」主謀)她對於一個「盼」字的洞穿,不能不令人叫「絕」!在中國,大概讀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都能夠解釋這個字眼的含義,但在林彪事件問題上,人們對這個字的含義熟視無睹三十余年。這個「盲點」,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到底是政治上的盲目?心智上的蒙昧?還是人們下意識地甘愿生活在一種無情的、麻木狀態中的反映?這不能不發人深思……而小雅為什麼能夠見人之所未見,恐怕既不取決於她的「聰明」,——因為比她聰明的人有的是;也不是因為她特別有「學問」,——因為比她學歷高的人、研究條件好的人,不乏其人;當然,那也不是一個「勇敢」就能解釋得了的,——因為比她勇敢的人也不鮮見……其中奧妙究竟在哪裡?我不想越俎代庖。人們可以到《中國「牛仔」》中去尋找,可以到小雅的其他作品中去尋找,也可以通過與她的交流、交往,來尋找自己的答案。
毫無疑問,通過《中國「牛仔」》,小雅的研究和毛澤東問題研究,正日益引起國內外心理學家的興趣。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一批在這個領域中新的研究成果的問世。作為一個無私無求,把一生都獻給了歷史研究事業的人,我能不為此而欣喜,為此而激動嗎?!
……
陳小雅的新著《中國「丈夫」——毛澤東的情事》已經殺青。我祝願她有更多的新著問世!中國社科界的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2005年11月23日 於北京西郊
--原載《議報》第226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