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日訊】前天買了一幅中國地圖出版社2005年1月新版的《新疆地圖》,經過和手頭保存的2002年1月版新疆地圖對比,發現在2005年版地圖中,雖然新疆西部國界在帕米爾仍沿用“未定國界”,但是在中哈、中吉、中塔其他地段的國界已經悄悄改畫。這可以看作中國與鄰國的邊界條約的最新標定。
在中哈邊界上,中國地圖上的邊界至少在兩個地方後退,大家可以對照。
可笑的是,明明邊界已有了變化,但無論是2002年版或者是2005年版,地圖上還印者“本圖上中國國界線系按照我社1989年出版的1:400萬中國地形圖繪制”,此地無銀300兩,純屬於有意混淆視聽。
烏宗圖什河河源爭議地區的劃分
烏宗圖什河也稱瓊烏散庫什河(前蘇聯稱為烏津古什河)是塔裡木河水系托什幹河的支流,河源地區位於我國阿合奇縣北部,一直是我國柯爾克孜族牧民的傳統夏季牧場。鴉片戰爭前,烏宗圖什河周邊為中國領土, 1881年清政府和俄國簽訂《伊犁條約》後,烏宗圖什河東部、北部和西部的毗鄰地區割讓給俄國,烏宗圖什河源也成為邊界地區,中方認為邊界線應以烏宗圖什河和納倫河(俄屬)分水嶺為界,烏宗圖什河源全歸我國,俄方認為邊界線應以天山南脈主山脊為界,烏宗圖什河源歸俄國。雙方地圖表述不同,形成東西長85公裡、南北 最寬48公裡,面積為2844平方公裡爭議地區。
從中方進入烏宗圖什河源有兩條翻越天山南脈的道路,一條通過4600米夏提達,一條通過瓊鐵熱克達。雖然有爭議,到在上世紀50年代末以前,我國柯爾克孜族牧民仍然可以在爭議地區放牧。 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後,蘇軍開始粗暴幹涉我方牧民進入該區放牧,瓊鐵熱克達上的路被蘇軍以石牆封堵而中斷,夏提達通道也在蘇軍嚴密監視下,烏宗圖什河源地區已經落入當時蘇聯的實際控制之下。
為了維護我方對該地區的主權,英勇的我國牧民與蘇軍進行了不屈的鬥爭。在夏提達方向:我國每年都要組織牧民通過夏提達通道進入爭議地區放牧,並與蘇聯邊防軍就我牧民放牧的時間、地點達成了口頭協議。但蘇軍經常背信棄義,時常對我牧民放牧進行幹涉,蘇方常常用直升飛機驅趕我牧民的羊群,因而那裡是我牧民損失羊最多的地區。在瓊鐵熱克達方向:雖然道路已中斷,但為了配合夏提達的進入,即使進不去,牧民每年也要與蘇軍在那裡鬥爭一番。蘇軍用棍棒驅趕,牧民也就用棍棒還擊,每次雙方均有損傷,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緩和邊境緊張局勢,牧民才停止了每年在那裡的試進。
蘇聯解體後,烏宗圖什河源成為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之間的爭議地區,一九九六年七月四日中方和吉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於中吉國界的協定》時,烏宗圖什河源被作為中吉國界第 7界點至第8界點未定界地區繼續談判。經過三年協商,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六日中吉兩國在比什凱克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於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在該協定中雙方對烏宗圖什河源爭議區進行了劃分,根據協定,在全部2844平方公裡爭議地區中,東南部860 平方公裡劃歸中方,佔全部爭議區30%。其余1984平方公裡歸吉方,佔全部爭議區70%。目前中吉雙方已完成全部邊界的勘界立碑工作,中國新版地圖也對新邊界進行了標示。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