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城古蹟巡禮(二)

勸業銀行舊廈.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騰雲號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
標籤:

(~續前期)

◎勸業銀行舊廈 (三級古蹟)

國立台灣博物館正對面的襄陽路上有兩棟古蹟建物,一是勸業銀行舊廈(三級古蹟),一是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市立古蹟),都是日據時期的建築。



勸業銀行的「勸業」兩字,日文為「提倡實業,獎勵產業」之意。日本勸業銀行初期在台灣未設立分行或辦事處,而是委託台灣銀行代理其業務,推展勸業貸款,但初期並不順利,申貸者極少;後來在土地開發、造林以及埤圳水利事方業方面漸蓬勃,需求長期資金,業務才逐漸拓展。大正十一年(1922年)勸業銀行正式來台,於台北設置支店(分行),昭和三年(1928年)又於台南設立支店,逐漸擴大在台灣的業務。

勸業銀行以提供不動產金融和長期資金給農業水利團體(水利組合)為主,對日據時期臺灣的農田水利建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台灣光復後,勸業銀行在台灣的資產被政府接收,更名為「臺灣土地銀行」。



勸業銀行舊廈建造於昭和八年(1933年),為日據時期折衷主義建築,採西洋樣式,但不是日據前期的希臘、羅馬風格,而是帶有古埃及或中美洲古馬雅文化的建築色彩,極為特殊。大樓正面有八根巨柱,柱頭及山牆有獸面雕飾,有幾許神秘氣氛。轉角處的騎樓,則有整面巨大且厚重的石柱,給予人一種穩重與安全的感覺。



這棟的歷史已超過七十年,因年代久遠,外牆貼的舊石片有脫落之虞,一度被列為危樓而被封閉,且曾有拆除改建的提議,後來在學者及文化人士呼籲下,終於被列為歷史古蹟,獲得保存。

目前政府已宣佈將這座閒置的勸業銀行舊廈移撥給國立台灣博物館使用,未來將建造地下化的通道連結這兩棟古蹟建築物。勸業銀行舊廈也將成為台灣博物館的展覽館。以這棟歷史悠久,而造型又古典的歷史建築,做為博物館用地,可說是恰如其份的安排。

勸業銀行舊廈 女牆有馬雅文明的雕飾 柱頭獸面圖案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市定古蹟)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位於襄陽路與館前路交叉口,就在勸業銀行舊廈的隔壁,目前也是屬於台灣土地銀行所有。三井株式會社為日本在台殖民統治期間,所刻意培養的本國財團。

晚清時,在台灣的外商以歐美的五大洋行為主,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積極壟斷經濟利益,並引進日本財團,以取代歐美洋行的在台利益。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實施樟腦專賣制度,採樟製腦的業務委由日商三井株式會社經營,再由專賣局收購。

當時台灣進口鴉片只限日商「三井物產」及英商「Samuel商會」,大正元年(1912年)起,也改由三井物產獨佔,三井株式會社成為日據時期日人在臺灣的最大財團。

當時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總部就是設於館前路。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前的這條大道,金融及保險株式會社雲集,可說是一條金融街。這棟舊廈約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樓高三層,轉角有尖塔,屬於文藝復興建築之樣式。

後來曾在昭和年間的1940年代因樑柱腐蝕而改建成今日的面貌。造型較簡潔,立面有水平窗框。轉角及兩端的的山牆較高,有突起的直線小柱做為裝飾,這是當時世界流行的建築風格。這棟大樓當時的大廳內已裝設電梯,是相當現代化的建築。

目前在文建會的規劃下,勸業銀行舊廈與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都將移轉給國立台灣博物館,以地下通道串連,將三座建築規劃為「台灣自然史博物館」,假以時日,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將可重現風華。



國立台灣博物館大門的公園內,有不少古蹟及古文物,屬於博物館的戶外展區。博物館的左側展示台灣東部的巨石文化遺物、古砲及台灣早期的火車頭;右側則有清代古碑、石臼以及三級古蹟黃氏節孝坊。這一小塊區域匯集了這麼多的古物,讓人在此消磨不少時光,也看得津津有味。這些古物,有的是舊物重覽,有的則是初次觀賞,參觀時,有驚喜,也有感觸。

◎巨石文化遺物

「巨石文化」,又稱「麒麟文化」,是台灣東部的新石器文化的代表之一,距今約3300年至2000年之間,主要分佈於台東海岸山脈中段的東面山麓,以台東成功鎮的麒麟遺址為代表。巨石文化最大特色是發現了許多人工雕琢的巨石遺物,包括了岩棺、石柱、單(立)石、石臼、石像等。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巨石與生活並無關聯,可能與宗教祭祀或儀式有關。

博物館外陳列的巨石遺物包括:單石、石輪、石臼、岩棺等,其中巨大的岩棺特別引人注意。我對台灣史前文化一向陌生,這可歸諸於昔日求學時代,當時的課本較少提及台灣史前文化,我後來有不少這方面的知識是來自於現在的中小學課本。我在幫女兒複習社會課時,現讀現學現教。

台灣史前文明依使用工具劃分,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時代」,日據時代起,首先發現 圓山遺址,之後又陸續發現不少史前遺址,迄今多發現一千處以上,其中較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如下:(摘自七年級教科書)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金屬時代
5萬年前出現,5,000年前消失 約距今7,000年至2,000年 約距今2,000年至400年前
代表文化: 代表文化: 代表文化:
長濱文化
(約5萬年前)
(台灣目前知道最早的史前文化) 大坌坑文化
(約6,000年至4,500年前)
圓山文化
(約4,200年至3,000年前)
(台灣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
卑南文化
(約3,000年前)
十三行文化
(距今約2,000年至400年前)



◎古砲

巨石文化遺物的旁邊,則為古砲陳列區,這裡陳列了台灣博物館蒐藏的七尊古砲。台灣四面環海,為防敵艦自海上入侵,各港口多設堡壘,裝置大砲,以捍衛港口。各個時代,各個政權,都在台灣留下營壘及砲台遺跡,遍佈於台灣南北重要的海港險要之地。

至目前為止,台灣已發現的古砲約有一百多尊,年代橫越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現場陳列的這七尊古砲,編號一至七號,型式及年代分別如下:

第一號砲:1895年德國製「克魯伯後膛山砲」,是十九世紀後期世界名砲。
第二號砲:1895年俄國製後膛山砲
第三號砲:1904年俄國製七六後膛山砲
第四號砲:嘉慶前膛鑄鐵砲
第五號砲:嘉慶十八年一千觔前膛鑄鐵砲(1813年製,台灣水師使用,重1000斤)
第六號砲:1897年俄國製七六後膛山砲
第七號砲:清代前膛鑄鐵砲

這些古砲有的曾經歷鴉片戰爭的時代,有的是日本人用於征討台灣各地反抗行動,如今俱亡矣。安靜地躺在這裡,供後人憑弔。



◎騰雲號

古砲區旁的水泥亭裡,有兩輛古董火車頭。這兩輛老火車頭,已在這裡放置超過七十年了,是台北新公園(二二八公園的前身)最令人熟悉的古董。兩輛火車頭,一是「騰雲號」,一是「第九號蒸汽機車」。

「騰雲號」是台灣第一輛火車頭,由劉銘傳所親自命名。關於「騰雲號」的記載,以前人認為它來自中國大陸,是當年因上海民眾抗爭而拆除淞滬鐵路,而將火車頭轉運至台灣使用,但根據最新的考證,這項說法是錯誤的。

「騰雲號」是劉銘傳向德國直接購入的,為德國荷索倫(Hohentollern)公司所製造,當年同時購入另一輛同型車,被命名為「御風號」。「騰雲號」是臺灣鐵路的鼻祖機車頭,服役長達三十六年,直到日據時代大正三年(1924年),這兩輛火車頭同時退役。「御風」被拆解當廢鐵變賣,「騰雲」則保留於台北新公園供人參觀。

台灣最早的鐵路為劉銘傳所建,光緒十二年(1886年),劉銘傳奏請試辦鐵路,起自基隆,以達台北。疏上,獲准。於是同年六月,自大稻埕起工,其中的獅球嶺隧道工程最為艱鉅,也是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

次年,鐵路工程更擴大向南延伸至新竹。光緒十七年(1891年)十月,台北至基隆通車,光緒十九年(1894年)正月,台北至新竹通車。從此,「騰雲」、「御風」奔馳於台北、新竹之間。



台北、基隆鐵路初通,因民眾不習慣,且基隆河舟楫尚稱便利,舟運價格較便宜,鐵路無法競爭,平均每日台北、基隆之間約五百乘客而已,收支無法彌補,而虧損累累。當時劉銘傳厲行新政,也造成財政負荷,而劉銘傳清賦加稅,又引發民怨;新政既多虧損,又有政敵製肘,政務推展不遂。

而嚴格清丈土地,使台灣士紳地主階級對劉銘傳的態度由支持轉而反對。此時,清廷中央一向支持劉銘傳最力的醇親王奕譞又剛好病逝。

孤立無援的劉銘傳,因處境艱危,而於光緒十七年四月稱病辭職,黯然離開台灣。他還來不及看見鐵路通車至新竹。劉銘傳當時已派員測量大安、大甲兩溪,計劃將鐵路再往南延伸至台南,這項台灣縱貫鐵路的計劃,則被繼任的台灣巡撫邵友濂所廢棄。

劉銘傳的鐵路夢想,一直至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四月二十日,才由台灣總督府完成。這一天,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第九號蒸汽機車」則是台灣鐵路歷史上年代最古老的蒸汽機車,由英國Avonside廠於1871年所製造,比「騰雲號」的出廠年份更早了十六年。

這輛火車頭最初行駛於日本東京與橫濱之間,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由台灣總督府引進台灣,繼清朝時代原有的八輛蒸汽機車之後,稱為「台灣鐵路第九號蒸汽機車」。第九號蒸汽機車於大正四年(1925年)退役,與「騰雲號」共同保存於台北新公園內。

我隔著強化玻璃觀看「騰雲號」。「騰雲號」火車頭機身上,以鐵鑄字的「騰雲.光緒十三年造」字樣清晰如昔。當年劉銘傳黯然離台,抑鬱以終。

後世學者則對劉銘傳的努力給予高度的評價,視之為台灣現代化的領航人。外國學者譽之為:「努力將近世工業之恩澤,布植於中華東方一孤島之上。」《台灣通史》作者連橫則認為台灣三百年間的吏才,能立長治之策者,唯鄭成功時代的參軍陳永華,唯晚清時代的台灣巡撫劉銘傳,二人而已。
(~待續)

旅遊日期:2005.09.23 (寫於2005.09.30)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www.tonyhuang.idv.tw/@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金瓜石地質公園 (一)
金瓜石地質公園(二)
中國管制外債新規定企圖抑制人民幣投機炒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