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留學生的第二代一般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家的小孩長大後大都非常優秀﹐在讀大學和畢業後的就業均能與佬美年青人一較長短。很多不是醫生就是牙醫﹐不是會計師就是科學家、工程師﹐不是經理就是企業管理人才。我們好奇的來分析一下為何如此﹐希望也提供給後來者及新移民做參考。
俗語說“子不教、父之過”﹐其實小孩子跟媽媽相處的時間比較多﹐所以也可以講“母賢慧、子亦若”﹐尤其是華人留美或移民的家庭﹐通常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當然有些媽媽年青時也出去工作﹐但下班後仍得做飯、照顧小孩﹐如此內外兼顧就更加辛苦了。總之﹐母親對孩子小時候的互動會比較大﹐甚至會影響兒女的一生﹐例如人們說一個人吃東西的好惡是在孩提時候被媽媽無意中培養出來的。那麼為人父母者要注意如何教養好﹐小孩以後成材成器的機會才會比較大呢﹖我們歸納了一些重點如下﹕
1. 父嚴而不厲
2. 母愛而不溺
3. 從小教育母語
4. 教之為人要中規中矩
5. 不卑不亢、自我量力
6. 順勢誘導轉移
7. 培養理財儲蓄
8. 通才又專長一技
9. 言教身教合一
拿自家的小孩當實例﹐他正正常常﹐沒給我們帶來什麼大煩惱﹐做了兩三年事﹐又去讀企管碩士﹐在美成家立業﹐不必大富大貴就已足矣。探討探討一下算成功的原因﹕
(1) 跟兒子的關係就像嚴師益友﹐從小只管他大原則。入境隨俗﹐在美國不能隨便打小孩﹐頂多叫他罰站思過。小時候時常抱他﹐晚上睡前講故事給他聽。
(2) 內人教養有方﹐慈中有嚴﹐不讓兒子挑食、也不喂得太胖﹐六歲叫他學鋼琴、稍大些再學游泳﹐小學和初中的課外活動我們陪他踢足球、打網球﹐高中時讓他參加辯論隊﹐暇時叫他去打工。向來功課兒子自己做﹐讓他自立自強。我們從不替他強出頭﹐有什麼問題只是原則性幫他指點一條明路﹐具體上由他自己來解決。需要肯定鼓勵時﹐向他說些打氣的話﹔需要教導時﹐是非分明。
(3) 因為丈母大人常來﹐從小我們跟兒子講台灣話。英語是他看公共電視和上幼稚園自學而來的﹐小學和初中時也帶他在週末去學中文。
(4) 從小我們教導兒子不能說謊做假﹐要有規矩﹐為人要善良厚道“古意”。也教導他要樂觀自信﹐處世要有韌性﹐小失敗不要緊、要會改進。不能不自量力而妄為﹐例如功課學懂比拿高分數重要﹐不鼓勵他每科都拿 A 的﹐已經盡力而為就是﹐絕對不許為了分數而偷看或去跟老師拜託什麼的。
(5) 起初兒子喜歡電動遊戲﹐我們讓他去學電腦﹐然後花錢買了整套電腦設備﹐誘導他轉移去玩電腦而不是電玩。小時候就分擔做家事﹐一定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房間衣物收拾干淨。
(6) 自小就給他存零錢的小米老鼠﹐然後教他認識錢幣和存錢。大點些給他固定的零用錢﹐灌輸量入為出的觀念給他﹐讓他實際體驗如果買了一件昂貴的衣物﹐就沒錢去買別的東西。後來兒子學乖了﹐都等”On Sale” 廉價大賤賣時才去買衣物。上了高中後﹐有需要時借給他百貨公司的信用卡﹐但限定頂多花用一百美金。上大學時﹐每學期叫他自己做預算計劃﹐合理的範圍內一個學期給他一筆資金﹐自行分配花用。如有估計不當﹐叫他提出解釋後再補發津貼。(這些皆歸功于太座﹐教子有方。)
(7) 兒子上的美國大學幸好著重通才教育﹐每個學生都得學數理生化﹐再及人文還有音樂和藝術欣賞。他自己選讀商學院時﹐我們尊重他的意願。只有在大三他被教授鼓勵轉入政治學院時﹐為之父母的我們規勸他不要﹐因為政治學不算一技之長。後來終於讀畢經濟系﹐加以他有電腦的好底子﹐工作起來得心應手。
(9) 我們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不亂花錢。口不出惡言穢語﹐下班後聽一聽電視新聞﹐暇時看看書。小孩是父母的翻版﹐適當的管教是重要﹐而以身作則更重要。
講來講去﹐其實是要感謝上天厚愛﹐還有父祖忠厚傳家﹐庭訓是“讀書、積德、行善”。來美留學﹐辛苦奮鬥一陣子後﹐一切就平順了。我們向來達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當然命由心改﹐希望以此和大紀元讀者們共勉。
怎樣才能修心養性呢﹖當年我們教養小孩時﹐自己還沒入修煉之門﹐等後來得了法輪大法﹐回想過去僥倖我們較老一輩的人根據固有道德及傳統文化﹐在摸索著不意間朝“真、善、忍”方向做﹐難怪就有福報。@、
而今大法宏傳﹐其哲理與為人處世原則廣為世界各國有識之士折服,也可說是教育路上的一盞「明燈」。您若想要知道如何輕鬆教養好小孩﹐可先通讀一遍“轉法輪”寶書﹐您就能感受到如何做個好人;自己做個好人﹐小孩就會學好。您可打聽一下居住地附近的“明慧學校”在哪﹐在週末把孩子送往之受教﹐不久就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