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世澤/台北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徵調日本的台灣子弟,組成的台灣高座留日同學會,昨天上午一千多位同學及眷屬在陽明山中山樓聚會,慶祝回台一甲子。這批七、八十歲的老同學見面合唱、為已故同學默禱,有人頻頻拭淚,場面溫馨感人。
民國三十二年,日本政府以半工半讀、工作後可升為技術員等條件,從台灣徵召大約八千四百多人,年齡約在十三到十七歲之間的青少年,赴日本神奈川縣大和市高座海軍工廠,協助製造新型戰鬥機。
留日台灣高座會 昨上千人聚會
直到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他們才爭取返回台灣;民國五十三年,日本高座廠總隊長石川金次郎號召,以「高座」之名在日成立高座聯誼會,民國八十二年成立留日台灣高座會,並陸續成立二十個區會,會員最多達三千兩百人。
台灣高座會秘書長謝清松表示,在日本工作期間,基地歷經美國軍機的轟炸、掃射,造成部份留日生客死異國,回國的留日生最近幾年重新聯絡上,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聚會,大家早年刻苦共患難,很珍惜每年的聚會。
台灣高座會昨天有上千人與會,成員平均年齡七十六歲,大夥步下遊覽車後,自動排隊集合,魚貫步入會場,秩序井然,日方代表則由大和市長土屋帶領百餘人與會。
台灣高座會理事長李雪峰帶領大家起立相互敬禮,為留日死難的「同學」默哀致敬,用日語唱高座會會歌「離開故鄉」,會場大都講日語、唱日本歌,彷佛置身日本。
懵懂少年郎 目擊同伴被炸死
〔記者胡世澤/台北報導〕二次大戰期間,一群被徵召前往日本製造戰鬥機的台灣少年,戰後組成留日高座同學會,每年聚會一次。昨天聯誼會近千人出席,頭髮斑白的老先生緬懷「造飛機」的日子,有人感傷、也有人懷念。
八十三歲的黃茂己表示,因日本承諾未來可調升技手或技師,很多台灣青年抱著美夢,毅然揮別家園,他當年才十九歲,赴日第二天,原以為能立刻上課,不料一連多天練唱軍歌,才發現這是一場夢,後來他憑著高中學歷,成為少數的台籍幹部之一,也認識日籍部屬矢崎文代,回台後兩人結婚生子。
台灣高座會嘉義區會總幹事柯永遠記得,他們當年是十二到十四歲的童工,只因希望學到技術和拿到中級學校證書,參加少年海軍員工,結果有一天空襲警報響起,大家來不及躲入防空壕,在空襲中目睹同伴肚破腸流的悽慘景象。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