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靜編譯)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 有人面對邪惡的力量敢於挺身而出,從而改變了歷史和文化。而勇敢抵抗邪惡的方式,可能僅僅是和平坐在那裡、一個不動制萬動的非暴力抗爭。這就是10月24 日辭世,享年92歲的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洛杉磯時報 10月28日記者艾.馬丁尼(Al Martinez)寫道, 這位黑人婦女言談舉止溫柔平靜,但她的聲音不容抗拒而且威嚴,”我不讓座”, 當面對公車司機要求她讓座給一名白人並到車後面去,她平靜的說。之後司機便叫來警察逮捕了她。
羅莎.帕克斯在1955年阿拉巴瑪州蒙高馬利市(Montgomery)公車上的平靜和堅定的不服從, 導致了黑人381 天聯合抵制蒙高馬利公交系統, 以及美國現代民權運動的誕生。
隨後,馬丁.路德金追求和捍衛人的尊嚴, 國會通過了支持人權的法律, 使20 世紀後半葉的美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勢不可擋。而羅莎.帕克斯則被盛贊為美國民權運動之母。
時報記者艾.馬丁尼(Al Martinez)曾在1980年采訪過羅莎.帕克斯,並稱,在他的記者生涯中那是一個難忘的時刻。 他說,在底特律美容院裡遇見帕克斯時,她看起來更像一位退休的圖書管理員而不是一位英雄 , 當美髮師忙著為她準備到洛杉磯旅行時,她安靜的坐著, 雙手疊放在膝部。那是她在蒙高馬利被拘捕後的第25 周年紀念,她將去洛杉磯接受榮譽獎。
當時,帕克斯是一位民主黨議員的助理。她顯然不喜歡張揚, 聲稱自己只是在追求民權, 她說,”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工作者”。
馬丁尼說,他的一生中很少遇到英雄, 但帕克斯是其中一個。他回憶,帕克斯完全不像來自於過去緊張歷史時期的偶像,而是平靜的, 幾乎輕言慢語的自然姿態。當一起飛行到洛杉磯時她說,”我不是那麼重要”, “我只是不願被羞辱和貶低。”
隨著時間的流逝, 以她的名譽將會塑造雕像, 更多的學校和街道將以她命名,和更多的書籍將獻給蒙高馬利的民權運動,而阿拉巴馬這位女裁縫師平靜的拒絕讓座,將成為這傳奇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當馬丁尼重新再閱讀寫在1980年的故事時, 他意識到為什麼他更被帕克斯所感動,因為她遠超過那些聒噪的政客和名人。
羅莎.帕克斯以她的表現啟迪了一代人,以她的決定引發了美國的民權運動。她在抗爭中結合了自尊和尊嚴,使得所有民族平等最終成為現實。
羅莎.帕克斯10月24日辭世,享年92歲。
據美聯社報導, 經國會提案通過,帕克斯女士的遺体安放在國會大廈大廳供民眾瞻仰,她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女性。這種特殊禮遇通常只有美國總統,像林肯, 約翰.肯尼迪等卓越政治人物才能享有。
國會大廈警察女發言人紀蘇白(Jessica Gissubel )軍士說,已超過3萬人來到圓形大廳瞻仰和哀悼羅莎.帕克斯。
布什總統和白宮高層官員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H. Rumsfeld), 國土安全部部長邁克-切特夫(Michael Chertoff)和勞工部長趙曉蘭(Elaine Chao)等上星期天也前往致哀, 哀悼這位一代美國民權的先驅。布什下令星期三全國所有公共建築降半旗致哀,這一天將舉行帕克斯女士的葬禮 ,她將被安葬在底特律。
在種族隔离期間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現場訪談(Talk show)主持人奧普拉(Oprah Winfrey)表示,顯然羅莎.帕克斯的非暴力抗爭改變了她的生活和世界上許多其它人民的生活軌道。她說,如果羅莎不選擇坐下,她今天不會站在每天站立的地方。
10月27日,近百名紐約市民聚集在紐約市府樓前,呼籲政府立法將12月1日定為羅莎 帕克斯日(Rosa Parks Day),波士頓已於26日率先通過決議,將此日定為羅莎帕克斯日,全美有十幾個城市也正在考慮通過同樣的決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