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投資「中國熱」或告一段落

標籤:

【大紀元10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六日電)中國1至8月外來直接投資金額為37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02%,是第一次出現外資直接投資下降,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顧瑩華認為,這可能代表中國吸引外資高峰期已經告一段落。

顧瑩華在經濟部投資業務部處最新出版「台商 E焦點電子報」中,分析中國近期外資直接投資變化情況。

她表示,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今年1至8月投審會核准台灣廠商對中國投資件數為 853件,較去年同期減少42.1%,核准投資金額為 35億9319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3%。

而中國商務部近期公佈1至8月實際利用外來直接投資金額為379.9億美元,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02%,這是中國自1999年以來外人直接投資第一次出現下降的現象,是否表示「中國熱」告一段落,引起國際矚目。

顧瑩華分析,台灣對中國投資減少,一方面反映中國實施「宏觀調控」對台商投資產生壓抑,另一方面也反映台商對中國投資力道式微。原因是能夠外移產業幾乎已外移,剩下廠商不是可在台灣生產,就是因法規限制而無法對中國投資。

顧瑩華指出,投資金額衰退更可能代表中國吸引外資高峰已經告段落。

她說明,自2000年以來迄今,「投資中國」浪潮主要是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預期所牽引。

在中國加入 WTO後,內銷權開放使外商有搶佔據點動機,其中最具代表性產業是汽車業,到今天為止,全球主要汽車廠均已在中國擁有生產據點,中國躋身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國。

但加入 WTO以後,由於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不斷降低,卻也使在中國生產以方便內銷需要性降低;例如自今年起汽車進口配額取消,進口關稅已降到 30%,貿易取代直接投資可能性增強。

未來為「卡位」和跳過貿易障礙而對中國直接投資的理由愈來愈少。

顧瑩華說明,在2000年以前,廠商對中國直接投資大半以「加工出口」為主,但這種投資已過量,在國際市場上,由於出口商品價格下跌和進口原料(包括石油)價格上升,造成貿易條件惡化,再加上中國沿海地區工資上漲,均可能使得「加工出口」投資漸漸不具吸引力。

相關新聞
退休避開6大不必要花費 每年輕鬆省7千美元
2024年美國這三個行業裁員最多
錯過紓困金?美國稅局向百萬人補發24億元
舒適退休不是夢?美千禧一代百萬富翁激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