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腸胃潰瘍病因 2澳人獲諾貝爾醫學獎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研究幽門螺旋桿菌領域的人,很早就預測他們兩人會得獎,理由很簡單,因為在他們證實胃裡面有細菌前,胃潰瘍治療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但現在,醫師能以抗生素治癒多數幽門桿菌引發的潰瘍。換句話說,這兩人不僅改變了觀念,也連帶影響後續十數年的治療方式﹗」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明賢指出,在馬歇爾以及華倫的研究成果出爐前,針對胃裡面究竟有沒有細菌,已經爭論了至少一百年。

雖然早在百年前就有人注意到,在狗以及人的胃裡有細菌,但沒有人成功分離出這些細菌,一般也都認為,應該是「死後污染」所致,因為畢竟胃裡面的pH值只有一到二,這麼酸的環境裡,很難想像居然有細菌能在裡面生存。

身為病理學家,華倫在許多人的胃切片中發現細菌,特別是一些潰瘍患者,但一直沒有著手進行研究,直到年輕的馬歇爾也發現這個現象,在華倫的贊同下開始著手培養,當時年僅三十多歲的馬歇爾,不但真的成功在體外培養出細菌,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他還把細菌吞下去,證實細菌會造成胃發炎。

吳明賢說,雖然兩個人的工作似乎到發現細菌就告一段落,後來其他關於幽門桿菌的重要研究都是出自他人之手,但當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公佈,凡是有幽門桿菌的潰瘍,都應該針對桿菌治療後,便已正式確立他們兩人的發現,扭轉了後續治療模式。而且不只是消化性潰瘍能治癒,包括胃淋巴瘤也可能在沒有開刀、化療的情況下消失,甚至與胃癌也有關,可知其研究影響之深遠。

台北榮總腸胃科主任張扶揚指出,過去醫界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因胃酸過多,華倫和馬歇爾的研究使得治療方向從減少壓力,改善胃酸,轉成目前的滅菌。也間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一直到三合一療法出現,更改善了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治療效果。馬歇爾和華倫的得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主辦國際青少年物理研習營 年底舉行
自備疫苗以防澳洲爆發流感病毒
丁肇中訪科工館並遊暢高雄港
小柴昌俊建言 亞洲四國辦林島夏令營亞洲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