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報導)看著韓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爬升至世界頂端,從洗衣機到電視,三星(Samsung)和樂金(LG)電子儼然已成為全球家喻戶嘵的品牌。 在台灣,由五個默默無聞的公司組成的團隊正在努力以韓國模式企圖在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 screen)領域超越韓國人。
從iPods到新型平板電視的超薄螢幕,這個團隊切入顯示器市場最重要的部份,在去年的營業額達到620億, 預計2010年可望達到1千億美元。
據新聞週刊的評論指出,現在是臺灣艱困的時期,過去數十年來她領先南韓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最富有的國家。在國際市場上,這兩個國家曾經共同被提及,但現在南韓擁有她自己的聚光燈。漢城股市正在上升,由外國投資者支撐起來,而臺北市場衰落。
去年第一次,南韓的國民年平均所得1萬4千1百50美元,超過了臺灣的1萬3千4百50美元。
韓國模式的LCD產業有其明顯的優勢。 耗費20億美元或更多的大型工廠生產,對籌措鉅資不易的台灣中小企業形成陡峭的價格競爭障礙。 臺灣不得不找尋進入競賽的法子。
台灣於90年代晚期進入LCD產業, 此時台灣本土已有晶片生產的專業,擁有類似玻璃板蝕刻圖像的專業技術。 臺灣經濟主要由為大廠代工的OEM製造廠主導,生產如平板電視等,同時台灣也是這種顯示器的主要消費者。 製造商從政府稅賦優惠,研究支持和幫助得以鞏固產業並獲得助益。 到去年為止,五家臺灣企業在新工廠與設備的投資花了1百30億,佔全球LCD產業百分之40,南韓的投資佔百分之37。
韓國模式最後勝利了嗎?
過去我們批評南韓企業有興旺的市場佔有率,卻沒有利潤, 但現在已有十二家韓國企業躋身”十億美元贏利俱樂部。 雖然臺灣成為今年單位銷售量的領導者,但利潤仍比不上南韓。 韓國主導利潤最高的大尺寸螢幕,並且藉經濟規模來降低成本賺到更多的錢。 臺灣友達光電(AUO)去年賺進可敬的50億元美金,但卻遠落後於三星LCD事業部的82億5千萬美金。 利潤問題令臺灣政府幾乎要抓狂:今年初經濟部長何美玥敦促面板製造商避免”控制了世界市場但賺不到錢。”
台灣最大的LCD製造商友達光電(AUO)的戰略是結合臺灣企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以達到接近韓國廠商的規模。”只有大公司能生存” 友達的總裁李琨耀(K. Y. Lee)說道:”我們必須成為老虎才能生存。但那不意味我們將是遲緩的,我們仍將靈活,行動迅速和活躍。
李琨耀認為他找到一個甜蜜的位置: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快速。”我們不必成為這個產業的第一個行動者” 他說道。 由於開發新技術所需要的費用和風險,最好的位置有時也是”流血的邊緣”。 友達在LCD 技術上曾經落後韓國人大約二年,之後縮小差距到大約六個月,正好是它想要的地方。
根據美國的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 友達光電第二季全球市場佔有率到達百分之14,領先台灣奇美(Chi Mei)的百分之11,但仍然遠遠落後樂金-飛利浦(LG-Philips)的百分之23.5和三星的百分之20。臺灣其他廠商能維持競爭多久還有待觀察。DisplaySearch臺北辦事處一位分析師表示,臺灣和南韓是”不分上下” 而”臺灣製造商在爭取訂單上較靈活,但產業的基礎還是經濟規模。”
分析師說一些臺灣中小型平板顯示器可能藉由專注在利基(niche)市場上而生存,譬如可攜式DVD播放機的顯示器。但也可能和它的晶片和小配件製作商一樣在全球競爭的叢林中,小動物結果成為大動物的早餐。
友達的經營模式-適度的規模和接近最佳位置的技術-可能可以為臺灣的平板顯示器製造商提供生存計劃。分析師幾年來早已預告他們的死亡。”但他們仍然在那裡,並且他們成功了。” 分析師表示,現在他們只需要開始轉向更大的利潤。
以上摘譯自新聞週刊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