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三十日電)叮咬後令人痛癢難忍的「小黑蚊」,是台灣中南部地區夏季難以擺脫的夢魘,且一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近委託學者研發出新化學防治法,利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干擾小黑蚊幼蟲成長,防治率可成功達百分之九十八。
俗稱小黑蚊的「台灣鋏蠓」,主要分佈於東部、中部及南部地區,出沒時節多為六、七月間,由於體長僅約一點四公釐,極易穿過居家的紗窗和紗門,遭叮咬後,會產生持續數日不消的癢痛、紅腫症狀。
為解決近年來日益困擾民眾的小黑蚊問題,環保署三年前起,即補助危害嚴重地區的縣市政府進行防治計畫,今年年初更推出施用漂白水、土壤佈菌法等「非藥劑防治法」研究,但試做結果均未見顯著成效。
中興大學昆蟲系最近則在環保署的委託下,研發出以昆蟲生長調節劑防治小黑蚊幼蟲的方法,並分別在台中市及南投縣兩地,進行實驗施藥,執行至今,防治區防治率最高可達百分之九十八,成效十分良好。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第四科科長劉瑞祥表表示,昆蟲生長調節劑 (IGR)的主要成分,是昆蟲賀爾蒙類似物「百利普芬」,或昆蟲幾丁質合成抑制劑「氟芬隆」,因此可以干擾昆蟲進行變態,造成昆蟲無法羽化的效果,且其藥性僅對昆蟲具專一性,對人畜並無毒,所以十分適合於小黑蚊幼蟲的防除。
劉瑞祥指出,由於初步實驗的防治效果極佳,未來也將優先補助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及花蓮縣等,受小黑蚊侵擾較嚴重縣市相關的施藥經費,以降低小黑蚊族群密度,減少對民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