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長期遭輕視 馬來西亞印裔人不滿升溫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亞洲時報 Baradan Kuppusamy吉隆玻撰文) 在到達這裏為英國殖民者的橡膠種植園工作150多年之後,佔馬來西亞人口少數的印度人仍漫無目的地四處漂泊,他們對自己居住的土地毫無話事權。印度族群所處的困境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但說到其根源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人們仍是眾說紛紜。

「馬來西亞-亞洲魅力所在」的旅遊宣傳活動給人的感覺是,這是一個繁榮富足的多元社會,而實際情況則是印度族中的泰米爾人憋著一肚子怨氣。

上周,經濟學家在討論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將來的公開論壇上說,在為橡膠和油棕櫚種植園辛苦勞動以及幫助聯邦公共事務部(Public Works Department)修建基礎設施150年後,馬來西亞印度人只擁有不到2%國民財富。

在2500萬馬來西亞人口中,印度人佔8%,是繼佔人口絕大多數的本土馬來人和移民華人之後的第三大民族。但他們尚未發現自己的才幹,充分表現他們的文化或維護他們的身份。

2004年,印度人在馬來西亞青少年犯罪中所佔的比例為15%,佔全國暴力犯罪的40%,幾乎佔服刑囚犯的50%。他們是這個無助的下層階級的縮影。

馬來人幾乎佔該國總人口的60%,而控制著商業、經濟上佔優勢的華人所佔的比例是25%。其餘是人數更少的土著少數民族。

一名前工會會員說,「我們當初帶著幾樣炊具來到這裏,但三四十年過去了,我們中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況仍未得到改善,有些甚至淪為乞丐。不僅國家,就連我們自己的印度領導人也排斥我們,把我們忘到九霄雲外。在制定政策時我們根本沒有發言權,我們的前途真正暗淡啊。」
這些話說了不下一千遍,爭論了數十年。

儘管不盡人意之處甚多,但一些印度人還是做得非常好,他們通過讀書脫離苦海,如今成為成功的醫生、工程師和會計師,甚至商人。不過,專家指出,這樣的人只是少數,絕大多數馬來西亞印度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上周,政府的經濟決策層召集500名印裔知識份子開了一次短會,討論政府制定政策時如何考慮印度人的將來。當他請那些滿意政府採取的措施的人舉手時,一名與會的大學講師說,「我們中沒有一個人舉手。」

後來,馬來西亞國家經濟策劃單位(Economic Planning Unit)負責人默罕默德(Mustapha Mohamad)又請不滿意的人舉手。那名講師告訴《國際通訊社》(IPS)說,「所有人都舉了手。我們明確告訴他政府所做的太少,或根本什麼都沒做。」

然而,專家說,問題不只是官方不重視。馬來人主導的政府公開支持本土馬來人,並盡可能在各個方面,例如爭取獎學金、商業貸款、就業機會以及就業訓練,積極幫助他們。然而,同樣是這個政府卻拒絕採取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照顧該國的印度人。

關心馬來西亞印度人的私人智庫-社會戰略基金(Social Strategic Foundation)的執行董事賈亞蘇裏亞(Denison Jayasooria)說,「我們並不要求政府提供救濟。」他最近表示,「雖然政府制定了一些幫助印度人的政策,但卻沒有嚴格執行。如果該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引起很大不滿。」他指出,政府當局應該招募更多印度人進入民事部門,確保他們在公立大學中有更多名額,增加對印度人的商業貸款。

除了肯定性行動之外,政府還應通過配額制幫助印度人。根據配額制,印度人應獲得大學名額、獎學金和民事部門就業機會的5-10%。雖然印度人中間有少數精英利用這些資源脫離了貧困,但絕大多數仍沒有獲得這種機會。

一些專家認為,馬來西亞印度人內部的種姓、階級和種族隔閡也應該受到譴責。這些是英國殖民者人為造成的。英國殖民者製造了馬來西亞印度人的等級制度:來自印度喀拉拉邦的高種姓Malayalees人和賈夫納泰米爾人(Jaffna Tamils)處在社會的最上層,而佔馬來西亞印度人80%的低種姓泰米爾人處於社會最底層。

Malayalees人和賈夫納泰米爾人因為與英國主子的關係密切而得益,並乘經濟現代化之機積累財富,因此他們在經濟上佔優勢;而泰米爾勞苦大眾依舊沒有走出橡膠種植園,過著悲慘的生活,他們被叢林包圍,感受不到現代社會的薰陶。

就像跟故土維持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華人一樣,Malayalees人和賈夫納泰米爾人也與他們的故土維持或建立網路關係,他們可以回歸故土或搬到別處。

比較而言,馬來西亞的這些泰米爾勞工已經遺忘他們的祖先所定居的印度村莊,而且種植園的貧苦導致他們變得無知和麻木,他們中很多人甚至沒有獲得馬來西亞公民身份。這就妨礙了他們獲得工作機會或政府援助。

由於上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經濟迅猛發展,橡膠和油棕櫚種植園都變成了高爾夫球場、公寓和新城鎮,這給依賴種植園生存的馬來西亞泰米爾人造成沉重打擊。許多人被迫離開家園,但由於沒有一技之長,他們成為城市貧民窟裏的無業遊民。而這種地方正是滋生犯罪的溫床。

社會活躍人士阿魯車瓦姆(S Arulchelvam)說,「不過,那些遷到市中心的人有時甚至更慘,他們生活在骯髒、犯罪猖獗的地方,收入微薄,因為他們沒有接受充分的教育,沒有一技之長。」數百萬外國勞工又搶走了他們的飯碗,導致他們進一步被邊緣化,結果一些年輕人走上犯罪道路。

與馬來西亞的其他印裔群體不同,泰米爾人沒有充分利用教育作為脫離苦海的工具。泰米爾學校不僅被國家忽視,就連他們自己也不重視。直到最近,教育仍沒有受到他們的高度重視。

泰米爾人主導的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Malaysian Indian Congress party,MIC)確實嘗試各種辦法讓泰米爾人發展經濟:從與別人合作建立合資公司到開辦他們自己的獨資公司。但這些計畫最後沒有成功,這不僅是因為管理糟糕,而且還因為負責管錢的人「順手牽羊」。

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的政治領導思想落伍,缺乏遠見,而且沒有影響力。雖然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是政府的合作夥伴,但未能讓政府為改善泰米爾人的命運做過什麼。從1979年,三美威魯(Samy Vellu)一直領導該黨。一名學者說,「他(三美威魯)就像一名封建『柴明達爾』(Zamindar,意思收稅員)控制著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一人做所有決定,緊抓權力不放,可能直到死才會放手。」

作為少數民族,印度人缺乏施加任何政治影響或為國家經濟做出重要貢獻的強大力量。導致泰米爾人陷入這種困境的原因有三:1)他們自己的冷漠;2)殖民資本的系統剝削;3)馬來西亞獨立後政府不重視。

儘管舉行了很多研討會併發了大量學習文件,但印度族的領導人或馬來西亞印度國大黨都沒能制定一個政府可以用來幫助泰米爾人的系統計劃。結果導致這些人繼續漫無目的地四處漂泊。

被社會所忽視的馬來西亞印度人滿懷怨恨,這是馬來西亞當局需要迫切關注的問題。(//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假華僑騙真華僑 750萬真台幣換了假美金
馬國專家研究以大蚊子吞噬帶毒黑斑蚊
調查:菸害疾病吃掉馬來西亞大半衛生預算
借《最終幻想》轉型 古巨基化身絕地武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