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點】是「去中國化」?還是「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化」?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最近,台灣作家李敖回到了闊別半世紀的出生地——中國 進行「神州文化之旅」。在大陸高校所舉行的三場演講中,清華及復旦大學的師生都分別提問到,台灣在搞「去中國化」的問題。李敖的回答轉來轉去,一下子歸因於日本人在台灣搞了50年的日本教育,一下子罵國民黨在台灣搞了50年的黨化教育,最後他的結論要消滅一個文化,基本上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去中國化是做不到的」。

   李敖的答案,是建立在對台灣所謂「去中國化」問題膚淺的了解上,跟一般所謂「統派」人士的見識沒什麼兩樣。

  所謂的「去中國化」問題,其實存在著文化意義與政治意義的爭辯。

  文化意義上的「去中國化」,除了李敖當年提倡的「全盤西化」外,其實,台灣並沒有一個人搞過「去中國化」。相反地,台灣是中華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台灣的中小學生課本,列入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古文觀止教材的情形,絕對比大陸還多。台灣一直都是使用自古以來的「正體字」(或也稱繁體字),使大多數人都有直接閱讀中華典籍的能力。就連身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會長的陳水扁總統,也一直認為中華文化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台灣人應該發揚優質的中華文化。而所謂優質的中華文化,強調王道、仁愛、和平,講信修睦、兄友弟恭。這樣的精神與內涵,正是現代國家,文化社會最珍貴的素質,當然也是華人社會所共同引以為傲的傳統,做為中華民國國民的我們,不僅與有榮焉,更要好好加以發揚光大,豈有所謂「去中國化」的問題。

  但是政治意義上的「去中國化」,在台灣確實是存在的,其真正的意義是「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化」。而台灣之所以要在政治意義上「去中國化」,可以說,完全是北京政府一手逼出來的。本來「中國」一詞,是歷史及地理的中性名詞,如果「中國」曾經作為政治上的稱謂,應該指的是歷史上統一六國後的「秦王朝」,英文的China就是「秦」的意思。而在近世紀的國家中,並沒有一個國家以「中國」作為國號。中華民國在1912年成立,很清楚地,她的國號為「中華民國」,而不是「中國」;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叫「中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彰顯她的正統地位,並宣告中華民國的滅亡,特別將「中國」加入政治的意涵,發明了「一個中國原則」的三段論法,不僅片面宣稱台灣屬於中國,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代表「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自居;並且要全世界承認她這個「一中原則」三段論法,使得外界所認知「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當北京政府壟斷「中國」的政治意涵時,台灣是中華民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只好跟全世界說清楚,她不是「中國」,這個過程便是「去中國化」。但是有心人士故意曲解,台灣不想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化」的苦衷,而以「數典忘祖」的口氣指責台灣在搞文化意義上的「去中國化」,這根本就是惡意的扭曲,否則就是淪為替北京政權消滅中華民國的幫兇。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17時55分,網址為://www.rti.com.tw )◇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台灣觀點 】 祝福中國,祝福台灣
【台灣觀點】  聲援四百萬人退黨
【台灣觀點】馬英九連結台灣
【台灣觀點 】 令人尊崇的歐洲小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