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日報導】–「台灣精品美夢成真」專題報導之一(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縣一日電)國內光電大廠奇美電子今年首度推出47吋電視面板參加國家產品形象獎,一舉囊括台灣精品獎及銀質獎,不僅是對奇美電子的肯定,從國際光電產業而言,更是項技術上的突破,證明台灣光電技術不輸韓國,並列全球第一。
奇美電子四十七吋電視面板生產線實景。(奇美電子提供)//中央社 |
奇美電子開發量產的四十七吋電視面板,是台灣自行開發最大尺寸的面板,畫素超過兩百萬,觀賞時不傷眼睛,和投影機無異。//中央社 |
在台南科學園區設廠的奇美電子,已有四廠完工量產,另有二座廠房興建中,奇美電子開發的電視面板,多是從「大尺寸」做起,30吋面板推出後,再推出27吋及20吋面板,47吋面板也是一樣,開發完成後,再陸續推出37吋及32吋面板,這些面板都已量產。
奇美電子以一年時間開發、發表及量產的47吋電視面板,領先全球推出;目前月產能1000片至2000片,未來預設目標是月產能達到2萬片。
「47吋電視面板不僅是台灣自製面板的最大尺吋,多項技術也領先業界」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處處長陳立宜說,47吋電視面板採用真正高畫質用面板,解析度高達1920×1080,也就是超過200萬畫素,任意灰階間液晶反應速度小於8毫米,亮度600nits,對比1000:1,色彩飽和度達75%NTSC,這些都是技術上的突破。
奇美電子說,47吋面板的開發,擁有技術性、創新性、市場性及其他優良特性,可提升國內光電產業整體形象,配合國家兩兆雙星發展重點。
47吋電視面板具有超廣視角液晶顯示技術、快速響應液晶顯示技術、高色彩飽和液晶顯示技術、高效率液晶灌入技術及影像品質提升技術。
創新性包括超高色彩飽和度、超廣角技術再提升、高亮度、高對比、快速反應時間、高速驅動。
47吋的市場性也很充足,不僅可作為HDTV電視應用液晶面板,還能當作一般家用電視、家庭劇院、公共場合資訊顯示用或大型監視器。
47吋電視面板開發技術,不只是台灣光電業界僅見,連全球光電龍頭的韓國LG,都開始跟進,陳立宜說,以技術層面來說,奇美電子的電視面板技術已和韓國並駕齊驅,差別僅是產能問題,台灣面板產能約是韓國的一半。
奇美電子說,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傳統電視不同,液晶電視不會傷害眼睛,就如同觀賞投影機一樣,但畫質更清晰漂亮,是未來數位化的主流。
當然,奇美電子也考慮到產能的問題,現階段正在中國大陸浙江省寧波興建模組廠,奇美電子認為技術及資本、廠房應留在台灣,高勞力使用的模組廠設在大陸,奇美電子不排除未來在中國大陸增建光電廠。
除了47吋外,奇美電子也將推出56吋電視面板,畫素高達 800萬,內含2400多萬個電晶體,每秒可更新60個畫面,10月19日至21日將在全球最大的光電展「日本橫濱光電展」中展示,陳立宜自信地說,這是人類顯示器歷史的新紀錄。
大尺寸的電視面板開發,對奇美電子來說,已不是重點,陳立宜表示,大小不是問題,只要客戶需求,奇美電子可再開發出更大尺吋的面板,未來奇美電子所追求的電視面板技術的精進,包括響應速度、人眼反應問題、色彩飽和度及背光技術。
開發新產品及新技術不是件容易的事,花費動輒上億元,陳立宜說,開發問題在於產品上的認定,容易的技術不起眼、沒賣點,高難度又要和時間賽跑,且不一定成功,其實是很難決定的。
只是,台灣光電擁有如此高的電視面板技術,但開發面板多銷往海外,如中國大陸、美國及歐洲,陳立宜不諱言地說,關鍵在於政府推動數位化電視進度,業者部分也有問題,台灣電視面板產能落後於韓國,韓國政府及業界對光電投資遠高於台灣,也是主因之一。
陳立宜表示,台灣光電業界雖開發出全球獨一無二的電視面板技術,台灣島內卻沒有高畫質的頻道供電視面板播出,結果是200萬畫素的電視面板和 30萬畫素的電視面板功能相當,這些高畫質面板只好銷往海外。
陳立宜說,LCD在台灣的市場佔有率不高,僅約10%-15%,韓國已超過 20%,美國約佔25%-30%,歐洲約40%,日本約在 60%-70%,雖說和高畫質頻道是否普及有關,但物價水準也是原因之一。
陳立宜表示,台灣可接受的液晶電視價格多在10萬元以下,47吋價格超過20萬元,隨著技術開發的精進及普及,47吋價格短期內應可降到10多萬元。
陳立宜表示,台灣數位化電視的普及緩慢,無法支援光電廠商的開發,光電廠商只好將高畫質面板外銷,台灣數位化如此「慢速」,連中國大陸都跑得比台灣快。
陳立宜認為,數位化電視的普及,愈早提升愈好,但全球電視轉化成數位化電視,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轉換過程中,電視面板價格也會隨著日漸普及而調降,但普及是否迅速,不僅是產業的問題,政府也有責任,民間通常都是跑在政府前面。
陳立宜表示,商界及技術業界重視效率,政府卻反而輕忽,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台灣,世界各國也都有類似的情形,必須改善,才有助於新技術及新產品的開發及推廣。9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