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東方報導) 在1月8日的對比新聞節目中,美国之音對最近在印度洋發生的海嘯災難以及在1976年中國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作了對比介紹。
*唐山數字縮水?*
首先讓我們重溫一下歷史。1976年7月28號清晨3點42分,唐山市發生了裡氏7.8級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中國關於唐山大地震傷亡人數的官方數字是:死亡人數為24萬2千7百69人,重傷16萬4千8百51人。
不過,有些國際地震專家指出,當時的中國政府拒絕國際援助,不准國際媒體前往現場報導災情,這個數字很可能是大大的縮水。實際上的死亡人數,可能高達四五十萬人。
*報災能助救災*
對比最近在印度洋發生的海嘯災難,我們可以看出,國際新聞媒體在客觀公正地報導災情方面對救災會產生多大的作用。
首先指出一個重要的事實:世界各國救災的努力和捐款,是和國際媒體對海嘯災難的嚴重程度逐步報導成正比的。海嘯災難剛剛發生的時候,國際媒體預計在災難中的死亡人數僅僅為一萬多人。由於災情規模比較小,因此各國捐款的數目也比較小。
美國政府在獲悉印度洋海嘯災難之後,在各個國家中,是最先向受災難民伸出援手的國家之一。
隨著包括中國媒體在內的各國傳媒深入災區現場,印度洋海嘯災難的嚴重程度被現場報導出來。美國CNN深入現場報導災情的時候,不得不使用發電機和視頻衛星電話,從現場發來災情報導。這次印度洋海嘯中死亡的人數,也是節節上升。海嘯發生之後,媒體如實報導了死亡人數,從一萬,到五萬,到十萬,到現在的十五萬,完全是隨著突發性新聞事件過程發展而報導。
*災情越重,捐款越多*
在國際媒體報導了這次海嘯災難的規模和近十五萬人喪生的慘狀之後,各國立即大幅度增加了救援款的數額。美國也不斷增加對賑災的援助款項。特別是布什總統一月三號晚間發表講話,並且承諾美國對印度洋海嘯災情的救援金額擴大十倍,高達三億五千萬美元。
美國的善舉,引起國際社會的連鎖反應,甚至掀起一個賑災競賽。日本承諾五億美元,德國承諾七億美元,澳大利亞也不甘落後,開出七億多美元的賑災支票。國際社會現在的承諾總和,已經在三十億美元到四十億美元之間。
*美國雪中送炭*
此外,美國還派遣直升飛機、航空母艦前往災區,把最急需的救災物資空投到交通已經完全癱瘓,周圍完全與世隔絕的災區民眾手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後勤支持艦艇,也前往災區,每天為災民生產衛生乾淨的飲用水。有媒體分析說,美國利用這次印度洋賑災的機會,有效地改善了自己的國際形像。在最需要的時候,美國人民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
讓我們看看中國官方媒體,以及中國互聯網論壇上一些極端民族主義者,也被稱為“憤青”的人對美國賑災活動的報導和評論。
*政治分析家說誰呢?*
新華網是這樣說的:在當前圍繞印度洋特大地震和海嘯的賑災工作中,無論是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還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它們的救災行動都體現了千古不衰的人道主義精神。盡管在救災之初,有的國家表現得行動遲緩,有的國家做出了與其國力極不相稱的承諾,但在遭到國際社會的批評後,似乎正在採取“後發制人”的救災行動。但敏感的政治分析家指出,就某些國家而言,毋庸置疑,在他們採取救災行動的同時也隱含著強烈的政治意圖和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較量。
有中國問題觀察人士指出,這裡的“某些國家”,雖然沒有點名,但是,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在說美國行動遲緩,說美國受到國際社會的批評,說美國的援助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
*網上憤青的罵美症*
中國互聯網的一些憤青中最近還流行一種說法,說美國政府不給印度洋建立海嘯預警系統是對人類犯下了謀殺罪。
據筆名流星雨的先生的研究,建立這樣的系統需要所在國政府的參與,需要所在國的地理,水文,氣象等敏感的資源與西方國家共享。需要讓西方國家在所在國建立軟硬件設施,比如安裝地震波傳感器。由於這類傳感器也能測到潛艇和艦船出海的動向,盡管聯合國在80年代就開過多次專門會議,要求建立全球地震和海嘯監測和預警系統,結果大多數國家拒絕參加,中國也在其中。中國拒絕的理由也就是國家主權問題,結果僅有20幾個國家參加了美日主導的環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
下面對比介紹這次印度洋海嘯救災情況和中國政府當年在唐山地震時期以及其他自然災害中的做法。
*中國官方媒體如何報災*
據大眾傳播媒體研究者指出,中國官方控制的媒體的性質,是宣傳工具,是黨的喉舌,向來有報喜不報憂的傳統。自然災害被作為負面新聞。每當中國傳出災情時,中國媒體總是把領導人發出救災“重要指示”、“親自視察災區”等消息放在頭條。然後著重報導武警、解放軍“奮勇搶險救災”的事蹟。再往下就是災區人民獲得救災物資、接受“妥善安置”後感恩戴德的情形。至於災區破壞的情景怎樣?人民死傷的慘狀如何等等情況,中國媒體很少詳細報導,災情的畫面經常是一掠而過。更不許國際媒體深入災區自由採訪報導。這在唐山發生大地震的時期,表現得尤為明顯。
*唐山地震後當局的幾個不*
唐山大地震的死傷數字遠高於印度洋海嘯災難的死亡人數,但是,和今天國際媒體對海嘯各國災難情況所作的透明化報導相比,當年的中國當局不發布死傷統計數字,不報告災害損失詳情,不展示災情照片和影像,不許國際媒體進入災區報導,不允許聯合國及國際紅十字會視察災區,甚至乾脆宣布拒絕一切國際援助。
筆名MZXED的中國問題觀察者指出:這些喪心病狂的措施都是為了一個自私的目標:不能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人民受災的慘狀以免損壞共產黨的形像,更不能讓中國人民因為獲得國際援助而降低對共產黨的忠誠。
*政治鬥爭壓倒救災*
毛澤東還不許嚴重災情干擾他的政治路線鬥爭。1976年唐山地震後,中國各級政府仍然把“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放在工作的首位。那時的報紙版面上依舊連篇累牘地發表著各條戰線上“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新聞。
從1976年7月29日震後第一天到毛澤東去世前的9月8日,40多天中,人民日報第一版上沒有一篇具體描述唐山地震災情如何慘重的報告,卻天天都登載與“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有關的文章,有時還一日數篇。即便有時登載有關地震的消息,也是報告領袖關懷,軍民抗震成就,災區恢復生產等等“喜訊”。而且多要冠以“批鄧”的前提。例如:
*如此新聞*
1976年7月29日: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強烈地震,災區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發揚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災。
1976年8月5日:深入批鄧促生產支援災區多貢獻,河北、遼寧廣大幹部和群眾以實際行動支援唐山、豐南地區的抗震救災鬥爭。
8月12日:抗震救災的現場也是批鄧的戰場。紅九連和唐山郊區人民一起以批鄧為動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8月28日:深入批鄧是戰勝震災的強大動力。
9月1日:深入批鄧成為抗震救災強大動力,天津第一發電廠發電量很快達到震前水平。
MZXED尖銳地指出:大量的中國人在震後的瓦礫下殘喘,在餘震不斷的廢墟中彷徨,在風雨之中露天過夜,在酷熱和屍臭中受著煎熬。而當時的毛澤東等中共領袖依然將政治鬥爭凌駕於人民死活疾苦之上。不惜讓人民受罪死亡也要維持著對自己效忠。這樣的做法,當然使中共政權很光彩,使解放軍很光彩。但災區人民卻因此吃了大虧。
*不讓災情外流,不要外援流入*
外部世界的人看不到多少災情、聽不到多少災民悲戚呼救的聲音。他們能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一聲令下,救災力量從四面八方奔赴災區,一切救援工作井井有條地進行,災民迅速得到安置,面露笑容感激不盡等等。
中共政府封鎖災情使外界很難看到受災人民的真實苦難,拒絕國際社會的援助又使中國人民覺得,外部世界是冷漠的,只有黨中央關懷著他們。這種宣傳對人民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久而久之,中國人民也學會了對受難同胞的冷漠。
*今昔大不同*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中國,已經和1976年閉關鎖國時期的中國有了大變化。
盡管中國至今對發生在中國國內的所謂負面新聞,例如煤礦失事,大規模群眾集體請願,天安門廣場的自焚事件等等,做出嚴格規定,不准媒體進行客觀報導,但是,對其他國家發生的自然災難,中國媒體報導的卻是相當充份。
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媒體記者都爭相趕往災區,報導災情。同時中國政府對災區的捐款,也被官方媒體以顯著地位,大力宣揚。
*中國最大的外援款*
新華社發表的消息說:這是中國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對外援助款項,表明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向外界提供援助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新華社還援引世界衛生組織駐北京發言人瓦迪亞說:”中國政府的舉動非常鼓舞人心,顯示了中國政府對該地區及世界的承諾。”
中國對印度洋海嘯災民是捐得太少還是太多了?近幾天來,這個問題在網上引起了不少中國人的熱烈爭論。
*6460萬美元*
中國對印度洋地震及海嘯的捐款,也是有一個從少到多的過程。在獲悉海嘯的消息之後,中國政府立即宣布將為受災國提供260萬美元的援助。上周五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緊急會見受災國駐華大使和國際組織代表時又承諾,要追加5億人民幣,也就是6200萬美元的援助。
中國媒體上有很多災區人民稱讚中國醫療隊是災區人民的好朋友,中國偉大的說法。
*海外媒體談中國捐款*
海外媒體怎麼評論中國捐款呢?中國媒體沒有刊登批評意見。上周四,《亞洲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指出,中國向來標榜自己是亞洲各國的好鄰居、好夥伴,這一次南亞地區發生了這麼大一場災難,中國最初只宣布捐助了260萬美元,數目和科威特差不多,只有台灣的一半,“甚至比香港商人李嘉誠一個人承諾捐出的金額還少”。
中國官方把援助追加6200萬美元以後,《紐約時報》以美國和日本份別捐出3億5000萬美元和5億美元作比較,來說明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離當亞洲老大的日子還遠著呢”。
*左派網民把災害和民主掛鉤*
海外著名中國問題觀察家林保華注意到:在中國共產黨教育之下,一些中國人對這些受難國家還抱幸災樂禍之心。例如“人民日報”屬下的“強國論壇”雖然經常刪掉網民的帖子,但也還保留如下字句:“海嘯之所以在印度尼西亞亞齊造成如此慘烈的傷亡,主要是因為印尼實行西式民主。”“斯裡蘭卡搞了資產階級民主,老百姓一貧如洗,幾萬人擠在海邊狹小的貧民區,一遇洪水就損失慘重”。
*主義和救災*
顯而易見,中國官方媒體的輿論導向,至今仍然指向社會主義制度最優越的方向。不過,以當年“社會主義”制度最純,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最旺的唐山大地震時期,對比國際社會今天對南亞受災各國的援助,孰優孰劣,哪一種做法對災民更有利,聽眾朋友自己會得出結論。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