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 我們的責任─南亞海嘯的省思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夏明珠報導)前一刻還在沙灘上追逐嬉戲的孩子,一眨眼就被大浪捲走。這世界上恐怖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但是這個世代的人,大概還不曾見過類似南亞大海嘯這樣,死神好像從四面八方,撲天蓋地來向人類索命的浩劫。這次南亞地震引發的海嘯,讓許多人在瞬間,一無所有,失去至親者有之,全家、以至於整個家族滅絕者有之,甚至有整個部落村莊,在絲毫沒有預警的情況下,被大海吞沒。

紐約時報上個星期刊出一張在印度南部臨時停屍場拍攝的照片,廣場上擺滿了兒童的屍體,那種景象令人驚愕莫名。海嘯的罹難者,恐怕有多達三分之一都是兒童,許多無助的父母親,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的孩子,被大浪捲走,殺人的海嘯,以狂暴的速度,前所未見的規模,奔騰而來,不給人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擺在眼前,活生生的悲劇,超出了我們想像的極限。看著哀痛欲絕的人們,在大水褪去後的泥濘和瓦礫堆中,在成堆腐爛的屍體裡,翻找自己心愛的家人,許多人不禁要問,為什麼,大自然為什麼這樣對待人類?莎士比亞筆下的葛羅斯特說,天神掌握人類的命運,就像頑童捉到飛蟲一樣,只是為了好玩,就扼殺手中的生命。不過,愛因斯坦深信,上帝不會和人類玩骰子,自然中發生的一切,都有前因後果。

對於任何人來說,失去至親都是悲痛的,心理學家說,災後餘生,心理創傷往往比身體的傷害更難恢復,社區扶助對於災後心理復原,可以發揮相當正面的作用,然而這次海嘯當中,部份受創最重、最需要彼此扶持的災區,有些甚至整個社區都消失了,像這種近乎聖經啟示錄中預言的浩劫,它所造成的創痛,又該如何復原。

科技的進步,縮小了空間所製造的距離,南亞浩劫,透過零時差的資訊傳播,相隔半個地球外的人,也能充分掌握災區內,和我們處在同一個地球村的鄰居,正在面臨嚴酷的磨難,在這樣的浩劫發生時,整個地球村的居民,都應該彼此扶助。

一九四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在受獎演說中提到,他相信人類之不朽,不只是因為他是唯一具有永久發言權的萬物之靈,而是因為他有靈魂,一顆能夠同情、犧牲的堅毅靈魂。

一場天災,瞬間捲走了許多人所認同的一切價值,衝破了心痛和恐懼的底限,所有爭鬥與得失,都變得毫無意義,浩劫讓無助的人吶喊,眼淚和顫抖,成了唯一的語言,外界在積極奔走救援的同時,是不是也該省思,造物者想教會我們什麼,誠實和同理心,是永恆的真善美,學習如何善待彼此,善待和我們共存的自然,或許才是這場天災想要給予我們的啟示。

相關新聞
援助南亞災民 彰化早餐店老闆發起募款
台灣展望會積極募款 濟助南亞海嘯災民
南亞災難死亡總數永遠無法得知
美國各界動員 為南亞災民籌募賑災經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