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福格蒂21日報導) 最近中國電影《英雄》在美國曾榮登周末賣座率的榜首。電影業專家們認為,亞洲電影不僅在美國越來越受到歡迎,而且在國際上的曝光也幫助那些電影制片人在國內獲得聲譽。紐約不久前舉行了一個亞裔美國人國際電影節,展示了一些亞洲最好的電影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從耗費很多錢拍攝的上座率很高的巨片到學生攝制的實驗性影片和震撼人心的記錄片。 亞裔美國人國際電影節已經舉辦了27年。這個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專門宣傳亞裔電影制片人。亞洲電影在美國日益受到歡迎,這次電影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電影節主任戴安娜﹒李說,美國觀眾正在對亞洲電影越來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亞洲電影肯定是越來越受歡迎。我認為,美國人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接受亞洲電影。毫無疑問,亞洲電影在美國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中國功夫片《臥虎藏龍》在影評界和票房收入方面獲得很大的成功。另外,像成龍和李連傑那樣的亞洲演員在好萊塢影片中領銜主演,這些都是促使亞洲電影日益受到人們歡迎的因素。
今年的亞裔美國人國際電影節一共放映了123部故事片、短片和記錄片。它們包括日本、阿富汗以及其他一些亞洲國家的電影,還有一些亞裔美國人製作的影片。
*記錄片揭開阿富汗面紗*
其中最突出的是一部記錄片,名叫《揭開阿富汗的面紗》, 影片描述了當代阿富汗女性遭遇的困境。電影鏡頭隨著一組年輕的阿富汗女記者前往阿富汗偏遠地區,展示了阿富汗婦女的痛苦和犧牲,同時也表達了長期受壓迫的阿富汗婦女的心聲。其中一位記者梅爾裡婭﹒阿齊茲解釋說:“塔利班掌權時,女性不能走出家門工作,更談不上像我們這樣外出旅行。這是我們用自己的攝影機來戰勝壓迫的大好時機。”
正如《揭開阿富汗的面紗》這部記錄片讓世人看到了阿富汗婦女的艱苦生活一樣,這次電影節也放映了一些非常需要讓國際觀眾看到的其他影片。
新加坡導演陳子謙想要通過表現新加坡的黑暗面,來平衡這個“城市國家”的形像,他把這形像稱為“帶空調的樂園”。
陳子謙的第一部故事片的名字是《十五》。他在這部電影中顯示了一批對現實不滿的青少年的真實生活。他沒有聘用演員,而是讓一群真正的高中生幫派團伙來演出。這部片子反應了這些年輕人的無助和絕望。其中一個主要人物是名叫偉恩的15歲的男孩,他談到他在離開學校,服完義務兵役之後對未來的計劃時說:“ 等這些結束之後,我就去找份工作,然後就苦熬到死吧。如果運氣好,我或許會遇到一位夢寐以求的女孩,然後跟她結婚。要是兩人合不來,那我們就申請離婚。這是生活!我能有別的選擇嗎?”
陳子謙在2002年被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評選為“年度最佳青年藝術家”。他說,電影制片人通常得先在海外贏得稱讚,然後才會被國內接受:“說來很好笑,因為電影制片人往往首先要在海外得到較多的認可,然後才會被自己本國人接受。”
*中國制片人注意當代故事*
就像這位新加坡導演一樣,中國的電影制片人也越來越把注意力集中到當代的故事上。兩部由四川的學生拍攝的短片就突出了這樣的趨勢。為電影節挑選部份影片的羅傑.加西亞說,前幾代的中國電影制片人都是以歷史為題材,而今天的中國電影制片人對反映當代中國城市化的事蹟很感興趣。加西亞說:“中國正在迅速現代化,中國社會正在改變。中國的傳統有沒有在這些變化中消失的危險呢?中國的電影制片人現在實際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每天的生活現實和他們自己的經歷上。”
加西亞補充說,像這樣的電影節為這些年輕電影制片人提供了一個表達自己觀點的論壇。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超越國界,接觸到外國觀眾的時候,他們會從中受到重大的鼓舞。 電影展主任黛安納﹒李說,美國觀眾也許正在接受亞洲電影制片人,但是美國主流社會仍然在設法理解亞裔美國人製作的影片:“對亞裔美國人和亞洲人的區別仍然存在著誤解。當觀看一部由一位亞裔美國人拍攝的影片時,美國的主流觀眾感到難以理解影片的含義。他們可能在你究竟屬於那個種族的問題上不十分理解。”
加西亞﹒李女士說,電影節和其它組織必須繼續突破國界限制,教育觀眾,讓他們對亞裔美國人的影片有更多了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