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看中國(129)趙在死亡中方獲得自由

標籤:

【大紀元1月22日訊】
(希望之聲記者周毅﹐慧聲報道)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1月17日病逝的消息成為目前全世界媒體關注的話題。

連接收聽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在題為“趙紫陽在死亡中方獲得自由”的報導中寫道:1989年5月19日趙紫陽曾去天安門廣場看望絕食的學生,“當天他就被解除了党總書記的職務,受到軟禁。……盡管中共官方在几周后解除了軟禁令,但事實上他在過去的十五年中一直沒有自由。他出門需要許可,打高爾夫球時有人在旁監視,只有家人和密友才可以去前去探望”。

趙紫陽的命運与“六· 四”密切相關。評价趙紫陽的一生功過繞不過“六· 四”的話題。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說:“去年趙紫陽的老下屬--溫家寶當上了總理。但是他也不愿去触及“六· 四”一事。中共懼怕“六· 四”陰魂”。

趙紫陽去逝后,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葡萄牙總統桑帕約、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台灣的領導人呂秀蓮等國際名流政要星期一都對趙紫陽的逝世表示哀悼;其中,日本首相小泉等還呼吁中國政府推動民主化。那么北京政府對趙的病逝是什么態度呢。

美聯社1月18日報道說,北京對趙去世的沉默突顯不安

文章說,1989年,當時的中共領導人趙紫陽因同情天安門廣場支持民主的示威者而被免職。本周二,中共仍在為其當年的決定辯護,表明中共不打算哀悼他的去世。

外交部發言人孔泉的聲明是趙死后的第一次官方表態。趙在周一去世,享年85歲。 孔說他沒有任何籌划為趙舉行國葬的消息。依慣例,中共領導人要為已故同志舉行公開的隆重的追悼會。但現還沒有跡象表明趙會被公開悼念。

周二,官方報紙只是簡短的提到趙的去世,同時公眾的贊頌被監察官從网上刪掉。電視和電台新聞節目根本沒有提及趙。党報《人民日報》把它一句話的訃告藏在第一版最后一頁的底部,只在天气預報之上。《人民日報》的電子海報欄是一個流行的中文匿名网站,評論如潮,趙去世的消息發表一小時后,被關閉了。 一位作者說,“人民永遠怀念你。”另一位添語說,“為什么新華社能講話而我們卻無處可示哀?”

中國負責香港事務的官員陳佐洱告訴香港有線電視說,在立法會哀悼趙是違反基本法的。一名議員提出在周三的立法會前為趙默哀一分鐘,香港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否決了這一要求。

但是,香港報紙發表社論贊揚趙,《南華早報》稱他是一名“有人情味的領袖”。《苹果日報》說,因為趙選擇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當然也和他在一起。人民永遠怀念他。 趙作為那個時代被鎮壓的抱負的象征,政府的沉默反映了官方對此的不安。趙的前秘書鮑彤通過以美國為基地的自由亞洲電台發表聲明說,趙紫陽死于非法軟禁中,悼念趙就是要捍衛人權,悼念趙就是要追求民主和法治。

紐約時報在題為《趙紫陽過世是擺在神經緊張的中國領導層面前的一項挑戰》的報導中指出,自去年秋天以來逐漸鞏固權力中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必須決定是否為趙紫陽舉行國葬,雖然中共從未恢复他党內的地位。

報導說,胡錦濤主席必須做出決定以何种方式紀念趙紫陽,在國葬儀式上,趙紫陽的支持者們也許會有机會表達他們的觀點,這可能被視為是對現任領導人的威脅。如果沒有公開的葬禮,胡錦濤很可能遭到對一位多年領導人不敬的批評。

中共當局顯然很擔心趙紫陽的過世可能引發對政府批評的聲浪,就像其他那些備受尊重的國家領導人過世后所發生的那樣。報導指出,在北京周邊較敏感的地區警方已嚴加戒備。 

除了介紹趙紫陽生平和可能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各報多數都提到北京當局對趙紫陽過世消息的控制。英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的評論說:

趙紫陽過世看來不可能像八九年四月胡耀邦過世那樣,引起人們強烈要求改革。但是中共領導人目前相當的緊張。引起胡溫兩人擔心的,并不是人們會借此要求平反六四,或重新評估趙紫陽在天安門民運的的角色,真正令他們擔懮的是:中國現在有些情況与八九年時很相似。因此胡溫兩人不僅沒有開放政治自由,反而收緊了對媒體的控制。另外一個他們感到緊張的現象是:當局加大了民族主義的調門,這從計划出台反分裂國家法,以及拒發台北市長馬英九赴港簽證,可以看得出來。

這篇評論文章繼續談到了當今的中國,与八九年時有那些相似的地方:首先是大規模的貪污腐敗仍然存在,其次,通貨膨脹雖然不像天安門事件前那么嚴重,但是經濟增長過快可能會帶來失控的局面。第三:中國各地因為對貪污、濫權以及所得差距過大的憤怒,而引發的群眾騷亂事件有上升的趨勢,這雖然不會造成一個集中焦點的反對運動,但卻形成了一种引起當局意外的趨勢。因此,趙紫陽的過世對胡溫兩人來說,不是提醒他們妥協的好處,而是提醒胡溫如果不嚴打异議者,最后會落得什么下場。(//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看中國 "反分裂國家法"引起的爭議
西方媒體看中國(123)整容 拆遷 網絡監控
西方媒體看中國(124) 中國經濟現狀和對西藏文化的衝擊 
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批評一針見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