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1日訊】首先,我只是一個熱切關注大陸傳媒生態的業餘研究者和非經營者,因此今天的評議不大可能有很深的理論色彩,但也絕對不會在諸位面前故弄玄虛。許多朋友跟我討論如何在大陸開創真正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我認為今天的互聯網正在這一點上盡力,但還遠遠不夠。我們這個60億人口的世界,現在有1/10的人口上網,其中華語世界(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美國、歐洲等地的華語地帶)上網的人口有1億多,資源本身很豐富,但還遠遠沒有被開發利用起來,在對市場主體的瞭解和對媒體政策的更進方面,做得還很差。
互聯網是一場革命。最早在功能變數名稱制度改革的時候,幾乎所有傳媒都在搶注網絡功能變數名稱。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新加坡《聯合早報》創辦的《聯合早報網》,這份報紙從一份小報到全球名報,大部分是拜互聯網所賜。《聯合早報》每份賣0.6元,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整個東南亞地區,全部都購買《聯合早報》。新加坡總共有300萬人口,86% 是華人人口,每個家庭發行一份報紙,這就是它的成績。地方性小報小刊要打知名度,必須重視互聯網,《南方都市報》、《南風窗》能夠發展至今,便是如此;但也不能過於迷信。說實在的,大陸幾家門戶網站和官方網站大多只是數量上的驚人,一則眾多傳媒賦予其轉載的權力,二則網絡編輯被賦予與傳媒編輯同等的編輯權力,整合資訊的能力確實很強,但原創能力不高,民間力量不足,這就注定了民間網媒的崛起。
比如ALEXA全球排行第1418名,比之門戶網站和官方網站更尖銳更城市化的《凱迪網》,就很有可能成為新型門戶網站。其餘者,比如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點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元浦主辦的《文化研究網》(排行第32324名),江西省上饒師范大學青年學生玉生等人主辦的《野草先鋒網》(排行第33366名),四川某省級部門計算機資訊中心主任沈中主辦的《學說連線》(排行第45111名),都堪稱是民間獨立網媒的巨大成功者,比之大部分地方傳媒,除“贏利”一項遜色之外,其餘皆遠超其上。試想一下,日均訪問量超過一萬個IP的《野草先鋒網》,你《永川日報》、《合江日報》這樣的小型機關報怎麽跟它比?《沈陽快報》、《經濟觀察報》這些,版面越減越少,從48版減到4版,沒幾個人看了,完全是燒錢,更是完蛋。
下面,粗略講講我的兩點思考。
一、傳媒的分化
平面媒體——立體媒體——互動媒體——移動媒體,這是媒體變革的一條線。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是當前媒介的重大勢頭;傳媒也在此趨勢下更進,但許多禁錮政策必須取消。比如大陸民營傳媒和私立傳媒,如北京的光線電視,上海的文廣、海潤影視、巨星影視等,它們的禁區就是兩個:一是媒體平臺本身;二是新聞內容,主要是指時政新聞內容的提供。這個空間不應被緊縮,應當多元化。門戶網站的一個巨大缺點就是不走多元化,結果關注的網民的確很多,但是媒體對網民的具體需要非常模糊,搞出來的資訊就是大雜燴,瘋狂地搞資訊爆炸,官方資訊太多,其餘資訊大部分依賴於傳媒,只有網民評論是最賴看的。網民評論是資訊分化、分裂的主要效應之一,這股力量也反作用於媒體,對媒體有巨大的敦促價值。加之當前大陸公眾的實際需要和資本化運作的國際形勢,媒體由此產生分化。
第一個分化,是機關報的性質發生變化。
未來中國只保留五份機關報(《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等),現在機關報要贏利,所以就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做政治意識形態宣傳工具,還是搞那一套板起面孔的東西,繼續強售其奸。二是重點搞經營性媒體,比如《人民日報》下面的《環球時報》等五份報紙,有200萬份的銷量;《文匯報》、《新民晚報》合併以後下面推行的《東方早報》,有30萬份的銷量;《浙江日報》下面的《錢江晚報》等,有100萬份的銷量。機關報也面臨文化產業的產業化運作問題,它們的生存空間和盈利模式比其他報紙更嚴峻,因其本身性質是機關、事業單位,報紙內容常常是只為上、只為官,使讀者產生逆反心理,社會效果與其被授予的宣傳任務背道而馳。小型機關報,基本上寄希望於上一級主管部門的救濟和補貼;中型機關報,基本上靠投資,以此拉攏與官方的關系,獲取更大的利益;真正靠銷售量和廣告業務等主要支撐起來的機關報,沒幾家。在我視力所及,《中國青年報》算一家,它有北大青鳥等去投資,社會評價也很高,應該說是大陸機關報裏面的佼佼者。
第二個分化,是都市報的繁榮和自我膨脹。
按《新京報》社長戴自更的話說:“都市報崛起於草莽之間,短短十餘年之間,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都市報的主辦人和工作人員,大都是一批堅持新聞理想和頗有社會抱負的年輕人,批判性思維和新聞膽識極強。廣州一位中層公安幹部與我調侃:“要是把你楊銀波都抓了,那《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裏一半的人不是都得抓起來嗎?” 由此,也可看出這一批大陸青年新聞工作者的能量。香港、臺灣的知名人士一到廣州,但凡接觸這一批青年,都能明顯地感受到他們對時政局勢的私下分析,竟是如此敢言和準確。這些報紙的經營成果也很不錯,比如《中國經營報》(服務性),2003年它的廣告額就達到2.3億,比北京交通廣播電臺的廣告額(1.2億)還要幾乎高出一倍。
都市報把采編、經營、廣告等統籌起來,把報紙的生產、銷售、管理結合起來,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真正以企業的姿態來辦報,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市場規律的經營機制,不為上,只為實,尊重新聞規律和言論真實,深層次關注民生民權,很不簡單。無論是時效性、可讀性,還是服務性、信息量,都市報都可以說是目前大陸做得最成功的。不過,仍面臨限制。比如我的朋友邱大立,在《南方都市報》和《東方早報》開樂評專欄,他也仍然面臨“以後邱大立的文章,要慎重錄用”的處境。由於對潛規則的不熟悉,都市報的內容又相對先鋒、前衛、另類和追求個性,為了培育市場,吸引讀者的眼球,搞出來的資訊太雜,公信力和認可度不夠,這是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個障礙。加之在一條道上擠的同類報刊太多,彼此模仿痕跡太重,形式比較單一,花邊新聞不少,這也是個自我膨脹的問題。剛被捕不久的師濤對此是深有體會的,他做過許多服務性報刊,在報刊的內容、形式、管理上做過一番改革。這樣的人才多一些,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個分化,是新型嚴肅類綜合報的崛起。
目前我只看到《新京報》有這個趨勢,它是大陸唯一一家經過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的跨地區報紙,是光明日報集團和南方日報集團共同努力催生的新型報紙,僅僅一年多,目前它的日均銷量就已超過10萬份。這份報紙的主辦者也很有雄心壯志——要“成為北京政治界、經濟界、文化界和主流社會的首選和必讀的一份報紙,成為21世紀中國乃至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戴自更語),比之傳統報紙,甚至比之《中國新聞周刊》、《財經》、《南風窗》等刊物,它都有其優勢所在。例如:第一,它有專業人才,選的是最職業化的采編和營銷者建立管理團隊和營銷團隊;第二,它有屬於社會中堅力量的讀者,如業界領袖、潮流領導者、消費主力軍等;第三,它的辦報角度不是熱衷道德審判和媒介審判,而是探索認知世界的角度,倡導新聞的準確度和客觀性,走非傳統化路線;第四,強調報紙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呼喚法治精神,強調人文精神。僅此四點,便形成了一個當前大陸非常亟須的辦報理念,亦即:把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政治家的智慧結合起來,把自由精神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把職業報人的新聞理想和職業經理人的營銷理念結合起來。此類報紙是時代的產物。
二、傳媒的趨勢
以上主要是借報紙做出的評議。這類平面媒體做起來相對簡單一些,自身成本低一些,只要有人才、有資本,在已有體制空間下做些突破也並不是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因為公眾有需要,你就應當如此做,畢竟有市場規律在此。人才一大把,但是能不能尊重人才,這是個關鍵問題。一些報紙一個月賺了幾百萬、上千萬,但是連實習生那幾百塊錢都不發給他們,這就是糟蹋人才,是辦報人的大忌。資本方面,企業進入傳媒是必然的。比如,四川電器已經與《成都商報》成立博瑞集團,《計算機報》成立賽迪集團,上海復星購買了《21世紀經濟報道》40%的股權,北大青鳥入股《京華時報》,這是大陸企業方面。海外媒體集團也在進入中國。比如,美國時代華納收購華娛電視,2001年在廣東落地;新聞集團下的星空衛視,2001年12月28日在廣東落地——並且,目前新聞集團已經在上海成立子公司,準備將在印度的成功經驗移植到中國。這就是中國傳媒走向資本化,是第一個趨勢。
第二個趨勢,是傳媒走向多元經營,重視製作能力。
我舉個例子,海外《華爾街日報》沒有廣告,這是嚴肅媒體。那麽中國的新聞媒介呢?全部收入中的70%依賴於廣告,發行只有20%,多元經營只有8%。“多元經營”這一塊做得太差。大陸電視中很有收視率的,像湖南衛視,廣告不斷,然後才是人氣節目,主打就是娛樂,檔次很低。說到底,是製作能力的問題,這個能力包括原創內容的生成能力,平臺本身的容量,以及它所接觸到最終目標受眾群的能力。我跟臺北中央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黃絹交流,她跟我講到在臺灣很紅的主持人——也是黃絹新的搭檔——政壇名嘴楊憲宏,電視、電臺的幾個節目在同一時間能都看到他出現,這就是有一個龐大製作群的緣故。大陸需要高質量的製作群,在多元經營方面,比如錄音帶、錄影帶、電影出版,有線入網費,電視執照費,電影、影院票房等,這一塊收入應該增加,但製作能力是前提。有了製作前提(也就是內容產業的生產),才會有製作產業之外的品牌經營。
我們的傳媒,比之國家教育體系顯得更為日常和普遍,因此它也應是擔當社會責任的公眾平臺。其中最大的兩項是:第一,滿足公眾知情權,靠真正有影響的新聞報道和時事談話;第二,塑造公民素質,用現代化的議程和作品引導和塑造輿論。比如,《走向共和》是一流的電視劇,它就應重播;管虎導演的《民工》是一流的電視劇,它就應受到重視。香港電影市場和日本動畫片市場的輝煌,也是大陸製作群應當參考的對象,政府應當給製作群更大的製作、發行、編輯空間,不能動不動就強調死板的意識形態,搞那些僵化的審查管制手段。現在那些帶有明顯行政色彩的書號、報號、刊號、頻道等,價值將會越來越小,民間製作能力不能因其而受到限制——我們應努力打破這種冷冰冰的行政壟斷。
第三個趨勢,是傳媒的傳播手段多樣化,且更有針對性。
我和許多朋友都辦過個人網站、網刊,有一個非常自然的心理,那就是希望受到關注。在“希望受到關注”和“確實受到關注”之間,是兩個點,要把它有效地連接起來,需要的便是優秀的傳播手段。何為優秀?過去是講“獨家”,那就是全天下僅此一家,最早、最快,比的是時效。現在逐漸變了,講的是哪些人需要這個資訊?他們能否接受?這就需要對關注對象進行細致分析,亦是針對性的需要。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質量在這裏作為基礎或者起點,這個質量很簡單,就是兩個字——真實。然後才考慮關注者的接受程度和實際需要,傳遞資訊。傳媒就是這個走向。
資訊革命的到來,使傳統傳播手段和現代傳播手段逐漸結合、分層和推廣。平面媒體,如報刊雜志書籍上傳互聯網,製作電子書或專欄、文集,這已司空見慣。電臺、電視臺與互聯網結合,推出網絡電臺、網絡電視臺,或者專門製作成MPG、RAM、RM等;網絡音樂、網絡DV影像、FLASH等亦如此效仿。交通電臺又與手機結合,推出一種每個月需要交五六百元的手機,隨時向司機提供新的交通情況。北京音樂電臺總共30多個人,一年下來賺了5個億,這也是與手機、互聯網(其中之一是tom.com)結合的結果之一。電視方面,從衛星電視發展到數字電視、寬帶電視、IT電視等,是個巨大的變革。一般來說,一顆衛星直播星可以放150個或者200個頻道,但是用IT電視可以放3000個頻道,這就是資訊傳播的力量。固定電話也開始與小靈通進行捆綁,移動電話、網絡遊戲、短信與彩信業務等都已大大普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短信業務,一年達到了2000億條,占全球的50%。
而互聯網本身也在發生巨變。語音聊天代替了固定電話、手機、小靈通等,有的語音社區已經建立了專門的網絡電臺。諸多網站空間進行出租收費管理,甚至以社會、經濟、思想、文化內容為主的極個別網站都開始實行收費制度,比如《中評網》的大部分欄目和《劍虹評論網》主辦的《今日評論周刊》等,誠可謂“實力”。能達到這個地步,憑借的是兩點:一是網媒以傳媒姿態管理發行內容,開展專項業務,這與《野草先鋒網》等網站搞廣告業務的性質是不同的;二是網媒的受眾群體非常穩定,有一批忠實的長期關注者。這與今日傳媒是同一個道理,它們都會深化下去。今後的形勢就是資訊渠道越來越多,同一種媒體或載體富有多項傳播功能和接受功能,可以點播,可以搜索,可以互動。毋庸置疑,手機將能接受到一切公眾媒體(無論是傳媒或是網媒)的資訊,它和互聯網的普及將導致其本身購買價格的降低,但在與之息息相關的資訊方面,必定需要付出與之相關的費用,但受眾可以承受。例如大陸的《國學網》和臺灣的《漢語電子資料庫》網站,學者欲查閱專業文獻,便是要付費的。這些都是資訊傳播手段走向專業化的例子,與未來傳媒同理。
--轉載自《議報》第181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