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公共政策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這是一個眾聲喧嘩、百花齊放的時代,胸懷使命感的人們都勇於指出各種問題,並要求政府解決問題。「搶救國文」、「縮短英文的城鄉差距」、「拯救農業」、「改革健保」、「重建教育」、「避免亡國滅種的災難」等訴求,說者即使沒有言明,但其實都是一個個的政策建議。只是,不論怎麼初步的構想,如果我們要嚴肅看待這些政策建議,都應該經過以下幾個思考步驟。

首先,我們必須說明「問題是什麼?」這應該是具體現象的清楚描述,而不只是一種感覺,或是資料的錯誤詮釋。並說明在什麼意義之下,這些「現象」是必須被解決的「問題」。這是政策思考的起點,如果問題並不真的存在,再多的抒懷也是多餘。

其次,我們必須追問,那麼「理想的狀況是什麼?」換言之,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而在什麼意義之下,這些目標是值得追求的理想。

接下來,嚴肅的政策討論就必須提出能夠解決問題,由「現況」到達「理想境界」的具體做法,也就是「政策建議」。這裡,除了遊說人們「理想境界」的「效益」之外,還必須誠實地說明所需的「成本」是什麼,以及成本由誰來負擔。只說效益,不談成本,好似成本由外星人負擔,並不是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可惜的是,許多政策的討論就停滯在這裡,以為只要將政策訂在命令或法律中,人們就會像機器人一般,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理想」世界就會自然到達,而忘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其實是到處都存在的。

經濟學對行為的重要理解之一是,人們會對誘因做出反應。當政策改變的時候,人們的誘因結構也會隨之改變。因此,在政策討論的階段,我們也必須分析這些被提出的政策建議將會如何改變人們的誘因結構,並評估人們可能的反應。

最後,我們必須追問,在考量了人們的反應之後,新政策的實施,是否真能導引社會由「現況」向「理想境界」前進。如果不能,這就是一個無效的錯誤政策,根本不應付諸實行。否則,錯誤政策的後果,輕者只是浪費資源,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日後再修改政策時更大的困難。

看到問題,想要解決問題,並透過政府來解決問題,毋寧是相當自然的思考模式。但是,受限於個人的經驗,眼中看到的問題並不一定是問題,政府直接介入管制也常常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上述幾個簡單的思考步驟,有助於指出問題的人思考完整的政策建議,並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對常常被警告災難的一般公民而言,上述步驟也有助於判斷是否需要認真看待這些喧嘩的警報。──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徐水良 : 對馬克思主義及其實踐唯物主義的批判
影響2005年美國經濟發展的五大因素
市場分析澳元未來一周維持在0.76美元
海嘯對南亞的經濟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