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九日電)甫退休的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今天與年輕學子對談時強調,台灣的製造能力舉世無雙,但是未來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軟體應用,而且最重要的是累積軟體應用的複製能力,才能面對「NEW COMPETENCE」。
交通大學與資策會合辦「縮減數位落差計畫」,藉由交大同學的資訊專長和每學年 320小時的服務規定,協助社區民眾提昇資訊應用能力和台灣各地產業發展,進而將縮短數位落差的經驗與國際社會分享。
施振榮感念母校交大,以社會服務主題捐贈新台幣五千萬元給交大,並特別成立「國立交通大學施振榮社會服務基金」,今天出席這場座談會與學弟妹們交流。
施振榮表示,台灣過去的科技開發主要是為了產業需求,但是在實際應用上無法與資訊先進國家相比,台灣應該要用數十年的硬體製造基礎,轉而發展軟體應用能力,做好資訊創新的應用,否則台灣的競爭力會受侷限。
他解釋,台灣的軟體產業發展慢、規模小、接單也少,自然軟體應用能力差,而偏偏軟體應用產業的發展最重視複製能力,因此應累積許多經驗後不斷深入、創新,例如微軟的作業系統雄霸全球,大家都在它的系統平台設計各種應用就是最佳例子。
施振榮提到1988年宏碁公司就提出以客戶為導向的訴求,1992年成立加值中心,而英特爾 (Intel)最近才提出客戶導向的企業新方向,可見科技發展不光是科技本身,誰能早一步強化科技應用,誰就佔有市場,例如在縮短數位落差的計畫中,台灣若能開發許多軟體應用,台灣甚至可以強過美國。
此外,在科技產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是人才培育,施振榮強調要特別注意非科技人才,因為台灣缺理工人才,但有許多非理工人才找不到工作,而這些非理工人才可能比理工人才更了解軟體應用所需,更知道科技知識的應用方向,這些人才應該要好好加以訓練,他們也許可以立即提昇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