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第一次降落台灣 過年包機各自表述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亞洲時報記者康若曄1月18日撰文)台北-今年過年包機在兩岸高層皆各有需求、盤算,及主要來自美方壓力的促成下,終於確定要飛了;這是第一遍出現五星旗飛機正式降落台灣,北京台北對此情況各自表述。這例子似乎說明了一個事實:兩岸政府願意妥協的話,一切事情都有解決的可能。

此次包機談判,兩岸雙方可說在各有盤算、各取所需下,達到最小交集。中國爭取到民航班機終於得以在台灣降落,台灣則爭取到官員上桌談判,象徵兩岸重啟對話。至於爭議的部份則各自解讀;台灣認為在國際上台灣一向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因此背著五星旗的大陸民航班機降落台灣並非問題,中國則認為民航班機降落台灣代表國內航線的落實。台灣著眼於”國際慣例”,中國則視為”國內事務”,一個包機,各自表述,兩無爭議。

這是第一遍出現五星旗飛機正式降落台灣。在兩岸交流幾近中斷的五十至七十年代,只有出現劫機或變節的情況才會有可能有五星旗飛機降落在台灣。

政治戲碼最可恨也最可愛的地方,就是永遠沒有固定的結局。今年過年包機談判在山窮水盡的政治現實下,滴溜溜一轉,瞬間成就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結果;冰封已久的台海兩岸,經過雙方代表在澳門不到兩小時正式面對面協商,確定將突破二00三年包機型態,以”雙向、對飛、不中停”,僅繞經香港飛航情報區這種幾近直航模式,載運台商及眷屬返台過年,為兩岸互動模式開啟新契機。

這次包機談判,由於雙方都有心達成目標,談判過程中各有退步,基本上在”一個包機,各自表述”原則下,保持了相互不戳破底線、迴避爭議的”矇矓美”,使談判得以順利達成。

台灣方面原本期望能增加日本琉球及南韓仁川兩個飛航情報區,做為包機經過第三地的點,實際目的,就是避免以中國屬地香港做為第三地,若增加琉球及仁川,則有利於包裝成飛”國際航線”形態。中國方面當然看得出台灣的盤算,因此堅持兩岸包機只能走香港飛航情報區,牢牢抓住認定的”國內航線”模式,最後台灣退步,還是以香港做為”第三地”。

在增加航點部份,中國原先提議增加廈門航點,表面理由是廈門地區有很多台商,實際上是廈門航空屬於地方航空公司,大陸有意藉此突顯此次過年包機是”地方航空業者”互飛,台灣方面當然不會自動跳進圈套,最後以廈門台商可尋小三通模式返台為由予以回絕。

就連協商地點都可看出兩岸相互角力的痕跡。大陸原先屬意北京,台灣則建議在澳門,雖然獲得中國方面同意,但要求選擇地點;行前,中國方面突然推翻在澳門航空協商原議,要求改在中國航空所屬的中航大廈,台灣方面自然不允,最後改在君悅酒店,雙方才算達成共識。

原先最有可能造成過年包機破局的矛盾,是中國方面堅持以民間對民間方式談判,不得有官方代表以任何形式與會,台灣方面則一再強調依照”港澳航權談判”模式,由官方代表以顧問身份主導談判。最後中國方面鬆手,中國民航總局台港澳辦公室主任溥照洲、台灣民航局長張國政兩位官方代表,都以顧問名義上了談判桌,協商才不致破局。

這次包機協商最重要意義在於兩岸間建立了有別於以往的互動模式。

過去兩岸間只有一雙白手套:海基會與陸委會,然而當兩會因為”兩國論”、”一邊一國”等政治爭議中斷往來後,無論是政治性協商或事務性協商,都遭到一刀切的命運,造成兩岸間長達五年半中斷對話。

今年過年包機商談模式,為兩岸未來事務性協商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在兩岸政府有意促成的議題上,可採取雙方民間組織出面,相關業務官員則以民間代表身份參加,既可迴避僵持難解的政治爭議,又能解決懸而未決的實際問題。

然而若將此次包機談判視為兩岸從此邁入春暖花開的新契機,卻未免言之過早。

不可忽略促成談判成功背後是兩岸政府皆有強烈政治動機。胡錦濤要的是緩和《反分裂國家法》對台灣民眾及美國政府的衝擊及壓力,陳水扁要的是營造和平穩定的內外氣氛以維持執政地位及權力。

才在不久之前,兩岸相互叫囂畫面猶在,一邊高喊要去中國化,一邊則高舉以法制獨旗幟;其實說穿了,兩岸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就徹底改弦易轍,包機談判的成功,充其量不過是比膽對撞的兩輛車都突然轉向,倒車後退,彼此找機會重新再來罷了。

這次台海兩岸在斷航五十六年後,於不久的未來將採取雙向對飛模式,載運台商返鄉過節團圓。只不過,這個將在歷史課本上被重重記上一筆的包機劇本,究竟是兩岸關係從此春暖花開三通在望的”前戲”,還是曇花一現虛應故事的”新春喜劇”,仍存在極大變數。三通的路,放眼望去,還有一大段要走。(//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六航空公司台商過年包機班表出爐
台商新年包機班表出爐  廣州航點最熱門
台交通部規劃台商過年包機旅客名單應送民航局
陸委會:包機限台商與配偶及直系血親加配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