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胡耀邦,趙紫陽政改遠勝胡溫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8日訊】趙紫陽昨天在北京病逝,官方發佈間斷消息。儘管當局嚴厲封鎖民意表達,從網上,民間,海外各大媒體出來的都是對他的一致讚譽,尤其是他對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心和所作的努力,趙紫陽制定的體改方案讓現在的人們看來仍然具有前瞻性。

政經改革 高瞻遠矚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八十年代基本上是以胡耀邦與趙紫陽為代表的改革派執政時期,1980年至1987年,胡耀邦與趙紫陽分別擔任中共總書記及總理,是中國政治最開明的時期。

胡趙兩人儘管對一些基本的政治、經濟改革概念也存在分歧,例如胡耀邦主張建立一種開明的仁政,在經濟上堅持要在保留計劃和公有制的前提下,進行改革。而趙紫陽主張的改革則是建立現代政治文明,即西式的憲政民主、三權分立,並必須變計劃為市場、變公有為私有。

87年,黨內保守派大反撲,胡耀邦被指「反自由化」不力而下台,趙紫陽接任總書記後,仍力圖貫徹進行體制改革。趙紫陽不僅寬容、保護了自下而上要求政治改革的民間激情,並在接任總書記後的中共十三大報告中,不僅確立了經濟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更提出了七項政治改革措施,包括黨政分家和建立民主法制的社會秩序。

開放言論 中共執政五十年之最

報道稱,趙紫陽主持下的改革研究所、國務院農研中心發展所、中信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與北京青年經濟學會(三所一會),已開始發展成類似西方的政府智囊機關,吸納學術界及社會精英,參與政治、經濟改革。而在他支持和保護下,內地言論尺度亦不斷寬鬆,上海的《世界經濟導報》更成為討論政經改革的主要言論陣地,其大膽和尖銳的語論,討論的開放與熱烈,可算是中共執政五十年來之最。民辦的「北京經濟科學研究所」及其所辦的《經濟學周報》,成為當時最活躍的思想園地,對民間精英具有極強的凝聚力。

當時,知名學者方勵之、劉賓雁等人的自由化言論,也在民間廣泛傳播;中西文化的大辯論也由專業學術刊物,走進了中央電視台等大眾傳媒。

文章稱,儘管二人時常受到保守派的掣肘,政治改革極為艱辛而有限,最後更隨八九「六四」暴力鎮壓而告終,但所提出的部份體制改革方案,至今仍具前瞻性。

文章表示,反觀今天的「胡溫新政」,胡、溫兩人最初提出的「以民為本」、「新三民主義」高唱入雲,但過去兩年間政治改革乏善可陳,人權、言論自由更是嚴重倒退,令人不勝欷歔。@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東民運界紛紛對趙紫陽過世表示哀悼
趙紫陽曾說 中國出路 就是民主化
【專欄】史達﹕人性最終戰勝黨性的趙紫陽
任不寐:趙紫陽逝世能否引發天安門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