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趙紫陽一生堅持中國應走的路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瓏台北-美國十七日電)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扮演關鍵角色的中國前總理趙紫陽今晨去世,總統府顧問阮銘指出,趙紫陽對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奠下基礎,所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雖然未能實現,但指出中國未來的方向,強調解決中國問題必須推動政制改革,走民主化的道路,這是他留給世人最豐厚的遺產。

目前在美國與家人團聚的阮銘說,趙紫陽從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被罷黜,軟禁了近十六年,其間,儘管中共當權者數度希望他對六四事件自我檢討,給他平反的機會,但是趙紫陽至死不屈,堅持「中國要民主化,中共對六四學生運動採取鎮壓手段是錯誤的」。

阮銘說,與其他一些數年後經自我檢討獲得平反的中共高官比較,趙紫陽凸顯的是一種風骨和典範。

沒有顯赫學歷的趙紫陽,從中共黨務系統發跡,長期在黨務系統工作。閉鎖的中國大陸從一九七九年走向改革開放,當時,趙紫陽是四川省委第一書記。

阮銘說,趙紫陽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始,就推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一九七九年率先取消四川的人民公社制度,推動國有企業放權,使糧食產量躍增;與當時在安徽推動包產到戶政策,使稻米產量增加的安徽書記萬里相互輝映。民間因此有順口溜「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具體的描述趙紫陽在農村基層推動經改的成果。

熟悉八十年代中共政治演化的阮銘說,趙紫陽在一九八0年上調中央,同年升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開始全面推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其時,掌中共中央的總書記是胡耀邦,也被視為中共政壇的開明派,兩人有相互支持的階段,但之後也產生了路線矛盾。

阮銘說,一九八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政學界和民間都發出要求中共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呼籲。一九八六年底,大陸發生大規模學潮,中共黨內保守派結合元老力量,於八七年初免去第一把手胡耀邦的職務,由趙紫陽兼任總理和總書記,這是趙事業的頂峰。他在當年舉行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政治體制改革方案,但未獲鄧小平支持。八八年起,鄧與趙的矛盾擴大,鄧的政策主張傾向與強硬派的陳雲、姚依林等人結合。

八九年春天,中國大學生藉胡耀邦逝世紀念日,訴求中國民主化,在天安門廣場麝集,引發國際矚目,且事態逐日擴大。阮銘說,對天安門學生運動是否採取斷然的鎮壓手段,中共中央政治局意見分歧,李鵬、姚依林主張鎮壓,胡啟立、喬石棄權不表態,趙紫陽則反對,但是拍板的鄧小平贊成鎮壓。至此,在中共政壇權傾一時的趙紫陽,選擇辭職。他被定罪「分裂黨、支持動亂」,在當年十三屆四中全會被撤銷全部職務。

追撫這段歷史,阮銘說,八七年趙紫陽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推動中國民主化,根本解決中國官員腐敗、社會分配不均、貧富懸殊等問題。十六年後的今天,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使上述問題更擴大和深化,傾聽國際上和大陸民間的聲音,趙紫陽終其一生主張的民主化,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唯一之途。

阮銘說,也因此,中國民間及中共老幹部近年要求平反趙紫陽的呼聲頻起,軍醫蔣彥永去年三月兩會召開前上書中共高層,希望給予趙公平待遇、還他清白,受海內外關注。但是截至目前胡溫體制還是不敢碰這個問題,顯然還是忌憚江澤民的勢力。

關心中國未來發展的阮銘說,在網路訊息傳遞快速的今天,中共如何處理趙紫陽後事,中共對他的歷史定位,會在大陸社會引發回響,甚至還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和政治發展的方向,這是當政的胡錦濤與溫家寶無可迴避的課題。

相關新聞
台政院:中國應學習趙紫陽胸襟 推動民主改革
趙紫陽病逝後北京重點地區平靜
羽林翼:沉痛悼念趙紫陽!
六四受難者籲中共恢復趙紫陽名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