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剛過85歲大壽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17日病逝。由於趙紫陽的身分和歷史定位特殊,中共當局或恐無法定位趙紫陽,或是擔心趙紫陽病逝引發社會動亂,而刻意掩飾趙的病故消息。不過,就在路透社首先發佈趙病故後,大陸官方新華社才透過網路新聞發出簡短的趙紫陽病故消息,取代其以往的沉默。
據路透社17日最新報導指出,被視為大陸改革派領導人的趙紫陽已經在17日清晨,嚥下最後一口氣,病逝於中國大陸北京的一家醫院裡頭,享年85歲。其在國外的家人,在16日都返回北京,陪在趙紫陽的身邊。
趙紫陽為河南省滑縣人,於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時就任中共河南滑縣書記,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其「走資派」的色彩而遭到批鬥,直到1971年重新出任領導工作。
1973年趙紫陽當選中共中央委員,1976年擔任四川省黨委書記期間,以經濟改革成功獲得民眾支持,當時不識字的農民也都知道「要吃糧找紫陽」。1980年至87年任中國總理,1987年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黨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
在出任中央總書記時和前任總書記胡耀邦被視為大陸文革後開放改革派的代表人物。1989年胡耀邦去世引爆六四學運,當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七名委員和鄧小平一起就學生運動進行投票,結果十六票贊成將學運定性為動亂,兩票反對,力挺學生的趙紫陽被冠上分裂黨和支持學運的罪名,進而卸除所有職務,過程有如遭到清算。
趙紫陽一直被軟禁至今,16年來過著形同軟禁的日子,一直到去年,胡錦濤上台之後,才解除部份禁令,讓親友造訪趙紫陽。
同情學運 受到高度推崇
據悉,趙紫陽當年那句「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至今仍為萬千民運人士敬仰。不少曾與趙紫陽共事的老幹部以及一批深具影響力的學者,最近分別透過不同渠道向中央建言,要求中央在趙紫陽逝世前對其作出一個公正的評價。
東森新聞引述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表示,歷史定位的評價通常是困難、複雜且難以客觀的。趙紫陽一生當中,有兩個部分是無可抹滅的,包括他早年擔任地方省委書記的時候,在80年致力於糧食耕種而樹立的「溫州模式」並對中國經濟市場化和私有化的經濟改革開放指出了方向,另於中共十三大為政治改革提出的七項設想,也為中國的政治轉型提供了最初的起點。
八九民運時,趙紫陽同情學生、反對武力鎮壓八九民運,他強調處理學運問題需要冷靜、理智、克制和秩序,認為學運終將逐漸平息,不會出現大的動亂,並強調應在「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在理性和秩序的氣氛中解決。此舉受到民眾及學者對他高度推崇,將其定位為「改革派」、「民主派」。
民主改革者呢?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八九民運中趙紫陽與李鵬(或鄧小平)只是處理上主張不同,李鵬、鄧小平採取的方式是「剿」,趙紫陽是「撫」,趙紫陽認為用軍事鎮壓學生「有損黨的形象」,但他從未放棄共產黨領導的理念,強調一黨永遠領導怎麼會是民主自由的改革者呢?
相對於鄧小平,趙紫陽晚年的處境遭北京當局剝奪其自由的政治手段,可一窺人權在趙紫陽堅持的共產黨領導下,矛盾中更帶有些諷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