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位於登封縣城西北約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內,那裏群山環抱,層巒疊蟑,林木蔥鬱,蒼茫如海,景致十分秀麗。嵩岳寺當初名閑居寺,是北魏宣武帝和孝明帝的離宮,後來北魏推崇佛教,遂將離宮為改寺院,孝明帝曾經親自在此講授佛經。隋仁壽元年 (公元601)改名嵩岳寺。
嵩岳寺塔始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已有1480多年,是北魏、時期的佛教建築,全塔上下由磚砌就,層疊布以密簷,中國現存最早的密簷式磚塔。塔平面為十二邊形,高約40米,由基台、塔身、磚簷和塔剎組成。
塔基同塔身一樣為十二邊形,高0.85米,寬1.6米。塔前是長方形月台,塔後建有磚鋪甬道,與基台同高。塔基之上為塔身,高度占全塔總高的三分之一。塔身中部砌一圈腰簷,塔身被其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塔身沒有任何飾物,為素平壁面。
上段裝飾精巧,十二轉角處,各砌出半隱半露的倚柱,外露部份呈六角形。柱頭飾火焰寶珠與蓮瓣,下有覆盆式柱礎。塔身四面開門,其餘八面壁外各砌有8座塔形佛龕,龕座上刻 有獅子,有立有臥,正側各異,造型雄健,為北魏磚雕藝術珍品。
塔身之上,是15層密簷,每兩簷間相距很近。各簷疊磚的數目自下而上按照一定比例逐漸遞減,致使十五層密簷層層向上緊縮,形成柔和優美的拋物 線形輪廓。密簷之間均砌有門窗。
密簷之 是由青磚雕砌的塔剎,自下而上,由基座、覆蓮、仰蓮、七重相輪和寶珠組成,極為壯觀。整個塔室上下貫通,呈圓筒狀。塔室之內,原置有佛台佛像。
全塔建築精巧,既雄偉壯觀,又顯得輕快秀麗,歷經千餘年的雪雨風霜而巍然屹立至今,足見中國古代建築工藝之精妙。其獨特的平面十二邊形結構在現存的數百座磚塔中,絕無僅有,可謂是古代建築史上的一件珍品。@(//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