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大亞齊特稿)印度洋大海嘯重創多個國家,災後許多大國紛紛搶進災區救災,或是捐助大筆款項,許多國際觀察家及學者都認為,各國在積極參與賑災的背後,其實也都包含著諸多政治上的考量。
印度洋地震與大海嘯重創印度洋沿岸各國後,包括英國、澳洲大亞、日本、新加坡、德國等紛紛宣佈捐出巨款賑災,同時也派遣軍隊、搜救隊和醫療隊伍進駐災區,各國政府承諾的捐款更累積達五十億餘美元。
為何各國在這次賑災活動中如此踴躍?許多政治觀察家和學者都認為各國背後都有其國家利益考量。
美國政府在災變一開始,原本僅宣佈捐款三千五百萬美元,隨即被美國主流媒體批評為「小氣」,布希政府隨後把賑災捐款加碼到三點五億美元,布希也自掏腰包一萬美元;同時,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更開到印尼亞齊省外海,全力投入救災工作。
此外,美國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邀集日本、澳洲和印度共同組成核心賑災小組(core group),試圖以單邊主義來繼續重建冷戰後世界秩序的努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鄭永年教授指出,美國在賑災期間,已表明希望利用這次機會來改善與南亞、東協國家之間的關係。
東南亞這個以回教徒為主的區域,美國過去因為攻打伊拉克而和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協主要國家關係不睦,災變之後,鄭永年認為,美國藉著這次機會大舉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在災區從事救援賑災工作,就是要爭取穆斯林(回教徒)對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能夠理解與支持。
美國國務卿鮑爾在視察海嘯災區後也說,相信美國的救助,將會改善美國在穆斯林世界受到損害的形象。他也在與印尼外交部長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這確實能給穆斯林世界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一個機會,讓他們親身體會美國人的慷慨大方和美國的價值觀。
布希緊接著在一月六日宣佈解散核心賑災小組,聽從聯合國的主導。
美國會有如此轉變,鄭永年認為,這主要是國際社會施壓、印尼等受災國要求聯合國主導,美國在考量自身形象下做出的決定。
再來看看澳洲,雖然過去因為相關政策和東協主要國家相左,遭致東協疑懼,但災變發生後,澳洲政府立刻以地利之便,派遣大批人力及運送大批物資進入災區,並捐助八億一千五百五十萬美元賑災,金額高居全球之冠。
許多政治評論家認為,澳洲的救災行動主要是展現澳洲的力量及誠意,希望拉近和東協國家的距離。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自己也說:「這會給我國政府而不是亞齊特區人民帶來好處。它的好處在於鞏固我國與印度尼西亞的關係,使兩國政府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中國雖然還有許多人民深陷貧窮當中,每人平均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不到澳洲的二十五分之一,但中國官方承諾的捐款八千三百萬美元,已達澳洲捐款的十分之一;此外,中國也透過整體的支援,送出大筆物資及派遣國際救難隊馳赴災區救災。
中國幾家主流或官方的媒體,在中國繼續賑災工作時,就經常把「救災外交」掛在嘴邊,主要的目的也是拉攏和東協國家的關係。
這主要是中國在經濟崛起後,磁吸效應導致東南亞各國外資外流,加上中國軍事力量持續成長,也引起東南亞各國的疑懼,中國官方為了安心內部發展,對外宣傳中國是「和平崛起」,因此也特別致力於和東協發展緊密關係。
至於這次在救災行動中大出風頭的新加坡,雖然國小民少,但除了最早動員武裝部隊和國力投入救災工作外,總理李顯龍倡議在雅加達召開賑災高峰會也獲得採納執行,都是希望透過這次救災努力,建立起區域領袖的形象。
德國、日本在這次「捐款競賽」中排名全球第二、第五,包括日本媒體及多個國際媒體的評論,都認為這是為了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努力。
雖然諸多大國在救災的背後都有其動機與目的,但最重要的是災民,能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確實獲得實際援助。
因此,台灣在這場救災行動中,除捐助五千萬美元,累計民間捐款達到一億八千萬美元,並派出多支救難隊和醫療隊前往災區服務之外,未來仍須持續關懷、參與各國災區重建工作,不但透過這樣的機會和國際接軌,也能贏取更多國際友誼。(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