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風箏工藝 李啟仁說不完的熱情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1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嘉東╱基隆報導
放風箏,對一般人來說只當是一種樂趣,但對基隆市風箏協會理事長李啟仁來說,除了熱中之外,還有一股執著;為了這份執著,他退出經營多年的布行股份,捨棄每月約卅多萬元台幣的收入,全心投入風箏研製、傳承的工作,讓家人很不諒解;一直到現在,李啟仁家中仍掛滿琳琅滿目的各式風箏,對於風箏更有著說不完的熱情。

家住金山的李啟仁,從小就對風箏可以翱翔天際十分好奇,但受限當時民風,小孩子被規定只能站在遠處觀看,不能靠近,有一次他淘氣地上前摸摸風箏線,竟被家人罵到臭頭,後來,他只能站在遠處仰望著御風而上的風箏,時而盤旋、時而俯衝,嚮往不已,當時他就想,以後一定要做一個自己玩。

長大後,他利用課餘向老一輩學作風箏,越學興致越高,也就越投入,當時很多玩家特別自馬來西亞進口青藤,再將青藤削薄成零點二公分的厚度,裝置在風箏骨架上,只要風箏一升天,就會發出有如蟬鳴般的巨大聲響。

李啟仁為了讓自己的風箏也會發聲,特別遠赴澳底向一位老師傅買青藤,老師傅原先不答應,後來還是被他的誠意感動。

李啟仁說,青藤要削成厚度只有零點二公分薄薄的一片,相當不容易,而且削成薄片後的青藤還要浸放在尿液中,才不會因為乾燥而裂開,為的就是要讓風箏飛上天時,會發出一般風箏所沒有的聲響。

李啟仁為了學作風箏,到處向老師傅學手藝,幾年下來,也累積豐富的經驗,善作風箏手藝的聲名也就不脛而走,結婚後,開始受邀到大學演講,並有人開始拜他為師,但卻讓他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轉變。

未收徒弟前,他在祖傳的基隆市愛二路布店、與友人在迪化街經營的布行生意相當好,兩夫妻經常從早忙到晚,連假日也不休息,開始有人邀請他到大學談風箏、收徒弟後,他開始全心投入研製、傳承,以至於很多進口布料因數日未提領遭到退運,客人的帳也沒收,損失不輕,生意因此一落千丈而退出布行的股份,讓太太、父親很不諒解。

李啟仁說,八七年代正是布行生意最好的時候,也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他與友人在迪化街開立的布行,股東每月可以分到卅多萬元,這還不包括愛二路祖傳的布店收入,但這些他統統看不在眼裡,全心投入研製風箏的工作,家人、友人為此軟硬兼施地苦勸他回頭,仍無法喚回他的執著。李啟仁說,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客戶的帳他還沒去收,每筆都是上百萬元,他退出布店股份後,就以到處演講、授課所賺得的講師費維持家計。

李啟仁投入風箏傳承工作卅多年來,研製上千種奇形怪狀的風箏,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1994年,當時的立法院長劉松藩以每隻風箏廿五萬元的高價向他訂製,一次訂四隻,最後因為時間太趕,他只願意作兩隻,後來這兩隻六角形的巨型風箏,就成為當年國慶日的表演節目之一。

李啟仁說,當他製作的兩隻國慶風箏緩緩拉起長寬各六公尺,寫滿祝福話語的布幕,他的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錢買不到的。

另有一次,信用卡公司為慶祝在台發卡數超過一千萬,願意花廿五萬請他製作一個方形的巨型風箏,但先決條件是要讓風箏飛起,否則要被罰新台幣兩百五十萬元,當時沒有一個人敢向信用卡公司擔保可以讓風箏飛起,只有他敢簽名;活動當天,他果真將他製作的巨型風箏升起,發卡公司見狀立刻打電話給他,直說他了不起。

一直到現在,他常受聘在台北縣市、基隆等地傳授製作風箏的技法,及從事傳統民俗工藝的傳承工作,學生逾千人,並應邀在各地展出他的風箏作品,為傳承風箏工藝貢獻不少心力。

李啟仁說,當初若非一頭栽進風箏這塊領域,現在的生活會更寬裕些,但他從不認為作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件錯誤的事,即使重新選擇一次,他仍會如此堅持。(//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川風箏王”亮出惊世絕活
日本風箏大賽熱鬧非凡 十分具有挑戰性
風箏和金字塔有關﹖
風箏與天燈
風箏與天燈 人氣 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