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訊】 (大紀元記者洪敏修、張揚綜合報導) 德隆謎樣的快速成長過程,當然有很多因素促成。唐氏兄弟大學畢業,在八十年代毅然放棄公職下海從商。有個傳說是唐氏兄弟早年經營照片沖洗,他們搭乘火車從新疆把積累的數百捲底片,一次帶到廣州沖洗。廣州的照片沖洗由於同業競爭,價格便宜,使得支付車票費用,還有可觀的利潤。
小本經營沒有資金問題,規模稍大,就會遇到中共對民營企業資金的嚴苛限制。亞洲開發銀行調查,受訪民企只有二成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僅百分之一來自大眾募股。這表示民企絕大部分的資金,是來自賣方融資(欠帳)、高利貸、地下錢莊、同業互助以及家族贊助。
德隆比其他企業幸運。股市在九○年代中國曾曇花一現。德隆當時收購了一家國有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在股市上狠狠賺了一筆,並以此開始整合番茄醬以及中國西部的水泥行業。
中國民營企業很難向國營銀行借到錢,因此德隆便收購了三家國內地方銀行(新疆金新信託、昆明市商銀、南昌市商銀),以便將資金提供給德隆的關係企業。德隆還把子公司的股權拿去質借。今年稍早股票價格開始滑落時,這些質借便出現擔保不足的現象。
除外,德隆還私募籌資,包括利用控股的金融機構,以及向民間社會籌資。這些所謂的委託理財,走法律邊緣,且利率高達15%,形同高利貸。這種無可奈何之舉,在資金鏈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容易釀成大禍。
德隆為龐大資金需求,在政府的百般限制下自行發展出極複雜的資金關係,複雜到外人很難看懂,使得德隆在國內沒有跟外商做成任何交易。一名檢視過該集團資產的外國投資者表示,「如果德隆可以呈現一筆清楚、透明且股權結構明確的交易,我們早就投資了,可惜他們從來沒做到。」──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