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老字號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標籤:

【大紀元9月2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老字號企業如同仁堂、全聚德、六必居、狗不理、王致和、張小泉等,以「百年老店」著稱,但在經濟改革與社會變遷中,這些老字號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北京新京報報導,北京今年6月啟動「京城老字號工程」,計劃二至三年時間重點扶持北京二十家老字號企業實施連鎖發展工程,推動優秀企業上市融資、企業區域化發展戰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快國企改制工作,並對已改制企業推進優化股權結構工作。

在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的今天,許多冒牌廠商打著老字號招牌,以假售假,損壞老字號品牌名聲。老字號企業從計劃體制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也出現「水土不服」現象。體制落後,觀念陳舊,生產成本高,員工年齡偏大,知識層次低,跟不上時代發展。老字號缺乏創新能力,不能創新制度、管理和產品,產品缺乏多樣性和差異化。而且競爭者多、冒牌者多、城市建設房屋拆遷等問題,令老字號雪上加霜。

據統計,中國於一九九0年所認定的一千六百餘家老字號企業中,目前七成勉強維持現狀,近兩成長期虧損、面臨破產,生產經營具規模且效益良好的僅約百分之十五。

由於城市建設問題,老字號陸續面臨房屋拆遷命運。例如,成都二十三家飲食老字號中,已有十五家因拆遷銷聲匿跡,包括聞名遐邇的譚豆花、賴湯圓、夫妻肺片等。

三百多年歷史的老字號王麻子剪刀與張小泉剪刀,曾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的稱號。由於管理方式差異,王麻子已因國有企業問題及改制失誤申請破產,但張小泉仍然健在,兩者命運有天壤之別。

此外,老字號普遍忽視推廣和宣傳,喜歡呆在家門口,極少國際戰略。一項針對十五個老字號的調查顯示,只有同仁堂和全聚德贏得大陸五個城市消費者認可,其餘品牌只在本地區有影響力。

擁有千年歷史的江西景德鎮陶瓷,在計劃體制下興,在市場體制下則衰,根深蒂固的「貢品文化」和「不計成本」的特色,導致景德鎮痛失「中國瓷都」美譽,反而被有市場意識且擅長經營的廣東潮州所取代。

相關新聞
老鷹合唱團前任貝斯手藍迪邁斯納住院
中泰賓館解散俱樂部  會員證高價沒保障
中華老字號:「一得閣」墨汁
中華老字號:「吳裕泰」茶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