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布什凱瑞陣營競選策略分析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三十七天倒數,選戰已呈白熱化,進入割喉戰階段,共和、民主兩黨競選策略均有調整,漸趨激烈,重點在於攻擊對手,同時搶攻中間派選票。

民主黨競選策略

直到7月底的全國代表大會,民主黨確立的競選策略均為避免對布什進行人身攻擊,重點放在積極宣傳凱瑞特色與政見。民主黨出發點在於,認定全美多數選民已經認清布什施政缺點,毋需刻意強調。

在宣傳個人特色上,凱瑞極為強調本身越戰從軍經驗與戰功。在政見上,凱瑞沿襲民主黨一貫開放、重視人權方向,強調重振經濟。

然而民主黨未曾料到,凱瑞先前強調的越戰戰功,竟在共和黨抹黑攻勢的猛攻下遭受質疑,而凱瑞支持發動美伊戰爭,卻反對撥款增援駐伊美軍,搖擺的態度讓料和黨得以趁虛而入。

民主黨一路領先的聲勢,至9月3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落幕時急轉直下,落後達十一個百分點。雪上加霜的是,原被仰賴為頭號策士與抬轎者的前總統克林頓,於9月3日入院接受心血管繞道手術,可能無法在最後關頭上陣。克林頓只能以電話勸告凱瑞,少談戰爭,抓緊布什施政失敗的內政和經濟議題。

凱瑞因此從善如流,同時大幅更動顧問陣容,納入許多老友與克林頓時代要角,企圖力挽狂瀾。但失去克林頓的直接協助,對凱瑞將是不小的打擊。

一般認為,凱瑞本身的長相、演講都較為缺乏群眾魅力,先前也未能強調為何他想當總統、為何人民要投他一票,因此未能將民眾對布什的不滿情緒,轉化為支持自己的力量。

最後關頭,在民主黨內廣受敬重的賓州州長倫德爾又指出,凱瑞在競選策略上過於重視顧問團聲音,忽略了各州當地人士的建議,導致選戰打得辛苦,犯了和一九八八年杜卡吉斯相同的錯誤,可能會得不償失。

進入最後六週,凱瑞抓緊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正當性和伊拉克重建的混亂與牛步化,對共和黨窮追猛打,獲得初步成效,已追回些微差距。

但綜觀民主黨選戰開打至今的競選策略,多處於被動局面。許多人認為民主黨耗太多時間攻擊布什,卻未能說出自己要作什麼,自然難以贏得選民認同。剩下的時間內,力守中塚民、清楚表達議題、決定議題,應是民主黨的當務之急。

共和黨競選策略

共和黨由布什確定競選連任起,就已確立本抬戰主軸為「反恐、國土安全和領導」三大方向。因為共和黨心知肚明,自己在經濟和內政的執政表現並不突出,只能多談領導、少談政策。

共和黨在本抬戰,採用四階段的選戰策略,包括強調國家面臨挑戰、比較布什和凱瑞以往政績、提出布什連任的施政方向,以及突出布什優於凱瑞的強項。

布什陣營的團隊中,洛夫(Karl Love)算是極為關鍵的人物,以往也幫助老布什打贏選戰,硬是將杜卡吉斯拉下馬。雖然洛夫使用的廣告抹黑手段為許多人不齒,卻能屢次發揮功效,使選情豬羊變色,充分發揮共和黨主動出擊的特色。

這一次挺身而出、糾舉凱瑞從軍時期不名譽行為的「快艇老兵」,就是洛夫的另一項傑作。即使外界懷疑共和黨資助該團體違法,但傷害業已造成,也徹底打亂凱瑞陣營陣腳。

共和黨的另一重點在於強調凱瑞的個性軟弱、游移不定,有如牆頭草兩邊倒。「攻擊任務」的分配上,小布什總統擔任副攻手,以維持形象,主攻手交由副總統切尼來擔任。

布什陣營目前進入最後一階段,也就是請出溫和派、少數族群代表站台,強攻共和黨最弱的中間派選民選票。例如歐洲裔的加州州長阿諾、華裔的勞工部長趙小蘭,都是站台助講的要角。布什個人也已開始為共和黨向來較弱的女性選民部分著力。

布什陣營優於凱瑞的籌款能力,最後可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由於凱瑞在幾個看來不保的「搖擺州」先後撤掉廣告預算,給予布什可乘之機。最新民調顯示,布什在愛阿華、佛羅里達、威斯康辛幾個搖擺州,都已超前凱瑞。

即使如此,一般認為中間派選民仍較為屬意民主黨,因為布什長期忽視、冷落中塚民,政治作風過於極端、傲慢、強硬,堅守共和黨的保守價值觀,直到選前才想搶票,成果恐怕不如預期。即使布什民調持續領先,但差距逐漸縮小,選情依然難以預料。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民調現變化 凱瑞與布希呈五五波
國際觀察團將監督美國大選
美國今年大選年申請通訊投票人數激增
最新民調顯示 白宮寶座之爭恢復旗鼓相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