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家討論中國經濟走勢

標籤:

【大紀元9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燕青報導) 中國社會的龐大以及它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之快,這兩個因素加起來,頗為引人注目。日前在華盛頓由卡內基基金會主辦的大型國際研討會上,很多學者和專家對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以及發展的前提和可能出現的危機,各抒已見。 *中國人均年收入一千美元*

中國是否有經濟實力,能夠在短期內挑戰美國在全球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新橋國際投資集團的合伙人之一單偉健博士提醒大家,中國現在人均年收入只有一千美元,距離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和物質水平還相差甚遠。

單偉健說:“中國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至今還相當龐大。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經濟大國,還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按人均收入、而不是國家的經濟總值來算的話。”

*中國經濟體制須保持開放*

與此同時,英國《金融時報》的副總編兼首席經濟問題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認為,假定中國的經濟正常發展,那麼中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例,無疑將越來越大,對全球市場的穿透力也越來越強。但是前提是,除卻中國本身的經濟體制要保持開放以外,同時還需要有良好的國際環境。

沃爾夫說:“如果全球範圍內經濟增長遲鈍,或者出現蕭條,再加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嚴重上升。這都會給中國的經濟發展造成相當大的困難,盡管這些困難不是完全不可以克服的。”

*增進美中貿易平衡*

馬丁﹒沃爾夫認為,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說,良好的國際環境意味著從國際宏觀經濟的角度要增進平衡,尤其是美中貿易之間的平衡。否則這將很容易成為矛盾和問題的焦點。其次,世界範圍內,對中國產品要有充足的銷售市場。但是當今世界上,嚴重缺乏國內需求增長強勁的國家。

他說,今後10年到15年之內,他看不到經合組織主要成員國中,有哪個能夠在國內需求方面有快速增長。

沃爾夫說:“另外,我認為,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前景假如想要保持樂觀,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包括中國本身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消費領域內能夠有可持續的快速增長。”

馬丁﹒沃爾夫指出,中國需要加強投資和消費領域、以及貿易和國內生產領域之間的平衡。他說,到一定的時候,投資力度必須跟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速度保持一致,並且消費要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同步。

*中國經濟增長不全靠出口*

但是卡內基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蓋保得(Albert Keidel)認為中國依賴國際市場的程度並沒有那麼大。蓋保得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很難稱之為是純粹依賴出口的結果。我不認為中國未來的增長要靠全球市場的需求來維持。中國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進口國家。”

蓋保得說,事實上,由於中國進口幅度大,因此它與所有的貿易夥伴在談判桌上都具有實力。結果是,中國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發展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另外,他不認為全球範圍出現經濟衰退會給中國造成負面影響。他說:“在我看來,國際大衰退可以降低資本商品和能源的價格,由此給中國一個更加快速發展的機會。”

*中國控制銀行取得進展*

中國能否以目前的速度繼續發展下去,一個關鍵的因素在於它是否能解決銀行貸款問題上長期以來出現的呆帳、壞帳問題。

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控制銀行的呆帳、壞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通過資產管理公司,擺脫了一些難以收回的帳目,同時向外國金融機構出售了一小部份壞帳。從當前的數據來看,中國銀行業局勢大有好轉,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政府給一些銀行大量注入資金。然而,一旦經濟發展速度減緩,企業利潤大幅下降,銀行就難以收回貸款。所以,拉迪認為,實際上,中國銀行業的問題有可能變得更加嚴重。

*中國機構和產業缺乏效率*

在拉迪看來,中國銀行業的問題在於現行體制下各種機構和產業缺乏效率。他說,中國未來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會不同於以往發生在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

*中國可能出現銀行危機*

拉迪說:“一旦整個社會對銀行失去信心,那麼大家會同時對貨幣失去信心。這樣一來,大家把錢從銀行裡取出來以後,很可能就會想法把錢花掉,就是說,把貨幣轉換成商品和貨物。那麼,問題的表現可能就不會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倒閉,而是通貨膨脹極其嚴重,整個支付系統被打亂,經濟發展嚴重減緩。”

在那種危機情況下,由於人們急著把手上的錢花出去,市場上的貨物會短時間內供不應求。雖然這種危機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但是給整個社會和經濟體製造成的損失卻相當大。

他說,從其他發展中國家過去的經歷來看,危機過後,一般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危機以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勢頭。

拉迪說:“中國和它的鄰國還不一樣。其他鄰國裡出現的所謂金融危機,往往都是與外匯兌換率有關的,貨幣大幅貶值,外匯儲備急劇降低等。中國外匯儲備龐大,不大可能出現那樣的金融危機,而是更有可能出現本國國內的銀行危機。”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盛世危言:中國的拉丁美洲化傾向(1)
日本企業擔憂技術流失自中國撤離高新產業
中國經濟過熱反有加速趨勢
盛世危言:中國的拉丁美洲化傾向(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