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搶灘日本外包市場勢頭強勁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Lillian Hong及倪紫金綜合編譯報導)夏日的一個夜晚,在上海一個普通的西餐廳裡,兩個年輕的程序員透過玻璃看著窗外,埔東大道上奔馳和美女交替閃現。其中一人嘆息道:「我一行代碼才值七毛五,coding多少年才能……」。「別說了!煩不煩?」另一個聲音打住了上面的哀嘆。

兩位主人公分別在埔東的兩家軟件公司裡工作,長期機械地編寫代碼以及拘謹的薪水使他們覺得「在中國做技術一點不爽」,「國外(程序員)寫一行代碼有20個美金!」他們顯得很明白國際價格。他們的公司每天做的都是外包活,「一點勁都沒有,全是體力活」。

是什麼導致了兩個年輕程序員的煩惱?似乎是不很喜歡外包的緣故。但是,這並不妨礙中國正在成為世界軟件業, 電話服務業等的一個巨大的外包基地。

根據CNET科技資訊網9月17日的報道, 中國軟件出口市場在經過5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從99年21億人民幣的出口額增長到去年的165億人民幣。而根據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的預測,今年中國軟件出口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增長速度將達到30%左右。在軟件出口市場中,對日出口佔到很大比重,超過60%,並且這塊市場正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井噴式增長」。但外包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嚴重匱乏正在制約中國對日軟件出口的發展。

另外,公司規模也是制約對日軟件外包發展的瓶頸。在北京,散落著大約一百多家規模在幾個人、幾十人左右的公司。因為人數少,所以只能接一些很小的單子,同時這些公司的管理能力也值得懷疑。曾經有日本公司為了保證項目的實施,將同一個項目同時發包給三個小公司。由於這些公司很難保證持續的接包,有時為了競爭的原因,便通過降低價格來參與一些競爭,這給整個行業發展的秩序帶來了很多問題。

規模小還容易受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去年本來是對日軟件外包業務蓬勃發展的一年,但非典疫情爆發時,很多日本公司放棄了發包的想法轉而在國內開發。小的外包公司接不到活,倒閉了很多。

非典過後,中國的對日外包業務又趨於繁榮,<<悉尼晨鋒報>>8月份報道了, 最近又有兩家東京計算機系統和軟件開發商Works Applications和InfoDeliver宣佈在中國設立一家新的電話服務中心,最終會僱傭1000名會講日文的接線員。他們在聯合聲明中稱他們是在中國建立電話服務中心的首家完全是日本人擁有的公司,同時他們也會在中國進行軟件開發。

目前全球軟件外包的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日本軟件外包市場在100億美元左右。面對這個僅次於美國的日本市場,印度也垂涎已久。日本公司也曾試圖去印度開闢項目,但事實證明,這些嘗試幾乎都失敗了。談及原因,一位NEC高層人士道出了奧妙:「印度人不遵從我們的標準,他們總把美國的標準拿出來,想讓日本向印度的標準靠,另外就是到北京只需要三個小時,但到印度需要八九個小時,所以不願意給印度做這個事情。」業內人士也一致同意:「中國和日本之間畢竟還存在一些文化相通的地方,可以談一下唐文化和茶道,但對於印度,文化的差距就很大了。」

外包市場充滿了誘惑, 但美麗的光環中也存在著隱懮,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在談印度軟件業時講到:「印度軟件產業的確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們也不能不看到「軟件外包」的局限性,即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容易受制於人。」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企業開始向外國勞工敞開大門
巴格達的迫擊彈爆炸案造成五死三十二傷
麻州政府的外包商將工作送往海外
70%的企業資訊長認為明年就業市場將改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