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3日訊】第三屆香港立法會選舉結果公佈之初,從媒體報導看北京官方、及其在香港的代理人董建華行政當局的反應,對選舉結果採取基本肯定的立場。這當然可以理解為,在選舉中香港泛民主派沒有到達預期的目標,而親北京的香港左派將主導未來這一屆的香港立法會,北京因為連續兩年香港七一大遊行而緊崩的神經,終於有機會可以鬆弛一下了;尤其是對主管香港事務的上海幫核心人物曾慶紅是一根不可多得的“救命稻草”。
其實,北京當局對這次香港選舉結果的解讀以及將要採取的對策,可能比香港選舉本身還更重要。的確,在臨近選舉之際,北京利用所謂的“嫖娼事件”抹黑民主派、利用中國在奧運會上獲金牌選手訪問香港為親共左派造勢拉票,……這一切基本都屬於“攻心”策略的運用,與早些時候派員到香港蠻橫宣佈07年08年廢止普選等威逼利誘的傳統統戰手段相比,當然是有所調整和“進步”,而且也相當程度達成了他們期待的效果。
這樣的結果,在客觀上也許會增加北京在處理香港事務上的信心,尤其是增加與香港民主派互動的信心,對於香港民主發展自然是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我們也必須警惕,如果中共把這次運作香港選舉變成一種經驗模式,自以為是,固步自封,將來以此為例繼續肆無忌憚的干預香港的選舉,那無論是對於香港還是北京,都是非常危險的一個禍根。
要知道,不管最終的選舉結果如何,在整個選舉過程中北京當局的干預手法是非常直接的、甚至是有恃無恐的,這也是全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鄧小平設計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時候,曾經十分明確的提出大陸與香港的關係是:“井水不犯河水”,而且一國兩制的最終用目標要為“統一”臺灣提供樣板。以目前的大陸香港關係看,的確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但河水卻時常在犯井水,甚至有時河水溢出河堤淹沒了香港這口小井,在這種背景下,香港民主派的失利,給臺灣的示範效應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實際上這變成了“一國兩制”的失敗。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講,北京不要高興得太早了。
當然,中南海如果能夠認清並順應香港的民意,利用這次選舉中培育起來的“信心”,與香港民主派展開坦誠的良性互動,將香港事務處理機制納入良性軌道,最終真正放手讓香港人民實現高度自治,這不但可以徹底放下現有的政治包袱,釋放香港人民管理香港事務的政治能量,也為中國自身的社會轉型提供寶貴的經驗。如此,不僅是香港的福音,當然也是全中國的福音。可惜的是,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中南海有能夠把握這種歷史機遇的政治家。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