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日訊】十面埋伏是商業片,張藝謀商業炒作也無可厚非,但成為官方可以教育好的導演,利用政府支持壟斷電影市場,打破公平競爭並損害觀眾選擇,那是不能不譴責的。
一《十面埋伏》宣傳造勢極為強勁,放映後,觀眾和報紙電視都有說法指責製片方炒作。可我覺得,做買賣就得會吆喝,拍商業電影不炒做怎麼行?
其實電影首映式就是一個歌星大走穴,為上市圈錢的企業、為補鈣產品、補腦產品可以搞,我看不出為產什麼張導演搞不得?我想,那些觀眾知道自己奔啥去的。真要為了好好地看張導演的好作品,他會到體育館去?那個工人體育館的明星冠名大走穴,就藝術設計水準和可看度、可聽度而言,比新年聯歡晚會那可高得多。港臺明星至少有一點好,就是他們不會操練觀眾,不會像某個權威電視臺的導演那樣讓小孩子硬擠笑臉、嘴裡喊著「啊」去竭力把舞臺營造成鮮花盛開的村莊。媒體如果拿了錢或者得到甚麼交換的好處,它當然應該給人家服務,不然就違反商業規矩了。但是,做商業片絕對不能依靠政府權力來造勢、絕對不能依靠行政權力來清掃空地種植自己的莊稼,絕不能讓老百姓在某一部影片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只能吃到一種莊稼。
電影導演當匠人不是罪過
有人說,有人拿匠人來貶斥張藝謀。叫我看,電影導演做一個匠人又不是甚麼罪過。大多數導演在大多數時候接拍一個影片就是一個正常的工作,一個活計。電影市場大多數作品就是提供我們日常休息所需要的尋常產品。香港、美國、法國都有很多這種一般商業片,像《角鬥士》、《特洛依》之類。我們不應該要求每一部影片都是藝術精品,即使對那些拍過經典影片的大導演也一樣。導演也是人,得讓人家活。導演也要養家糊口、柴米油鹽,也要泡茶館、泡酒吧、泡人。
李安在《臥虎藏龍》以後又拍了一個根據漫畫連環畫改編的科幻影片《綠巨人》也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商業片。這在電影行業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王家衛也說過自己的電影作品不過就是超級市場貨架上供人挑選的產品。不過,從有特色的後殖民話語中國說法的第一批判對象到中國大陸的官方唯一首肯的國際品牌導演,從後殖民大師學者剖析鞭撻的終極標靶成長為用「唯漂亮主義」為國爭光的先進文化工作者,張藝謀的藝術趣味和生活理念產生的巨變又哪裡是一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可以形容。相對於主旋律運作部門和權威意識形態生產廠家來說,張藝謀已經逐步變化為一個可以教育好的導演。拍攝出這樣漂亮的電影,張導演再不會被人指責為「展示中國人的落後和醜陋」了。這不,七月十八日的新聞聯播都表揚了。
盯著《英雄》搞嚴打,我等也不過是吃柿子揀軟的捏,也難怪張導演和製片方很不爽,從《英雄》放映後,「惡意」批評就盯上他。從影那麼多年,張藝謀挨過多少著調不著調的批評、付錢不付錢的吹捧,又挨過多少政治上直取命門的批判,還吃過多少立竿見影的禁令。他都忍過去了,或者發自內心、情願不情願地學習了、提高了、改邪歸正學著奔向光明了。但他在《英雄》放映後是有點被報紙電視上的眾說紛紜罵急了,我猜想啊,他知道自己那次辦了傻事了。我相信張藝謀能很快就明白自己在《英雄》中把一個大寫的「人」字給滅了。
其實,我和其他一些評論者揪住《英雄》和張藝謀大批特批也是吃柿子揀軟的捏,僅就文化現象,說也有很多更不好的東西我們屁都不敢放,比如我十分反感新年聯歡晚會,可我就沒寫文章批判它。其實《英雄》影片中蘊涵的那種犬儒主義的心態也正是世紀之交我們這裡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哲學,我自己大多數時候也是這樣活著,活著而已。
張藝謀之外的優秀者甚多
可是,張藝謀的電影作品跟中國電影實在沒法用一個等號給焊接上。邀請人家掏錢看《十面埋伏》可得有話好好說,不大好拿支持中國電影來說事情。這樣說,不看《十面埋伏》或者那個給始皇帝唱靈歌的《英雄》就是不支持國營文化事業,再說就是不愛國了。這樣拿大帽子壓人去電影院,讓我心裡犯嘀咕,腿肚子打顫,走不到電影院就嚇暈了。中國電影還有各路英雄人馬、一百零九將、八方諸侯。論商業成就來說有馮小剛、周星馳、杜琪峰,論投入為出比例或者資本回報率來說已經放映的《卡拉是條狗》、和將要放映的《可可西里》不見得就比巨大投資的張藝謀大片差到哪里去。
我聽說上海電影拍攝的《自娛自樂》在幾乎沒宣傳、沒檔期的情況下也從《十面埋伏》前頭搶收了一些糧食。要是稍稍受到發行部門、管理部門和電影院的更加平等的對待,那怕拿出對《英雄》、《十面埋伏》一半的熱情,很多優秀中國電影,像《自娛自樂》《驚蟄》、《可可西里》之類,板定會有更好的票房業績。就最近一段時間在國外院線,李楊導演的《盲井》、王兵拍攝的九小時的記錄片《鐵西區》等片子還在進行商業放映。就國際得獎和世界評價來說,這些年好像還是諸多年輕導演的作品風頭更健。李楊的《盲井》、賈樟柯的《站台》、王超的《安陽嬰兒》、王兵的《鐵西區》等一批影片都受到國際電影節和電影院線經理們的關注。
怕就怕英雄獨步壟斷市場
從放暑假那天開始,我就叫我女兒到報紙上找她喜歡的影片好讓我帶她一起去看。可到今天她居然就一部沒找到。她告訴我,沒有新片子。我不信,叫她再仔細找,別像做數學題時候那樣粗心大意。後來我自己翻報紙,給各個影院打電話,這才知道不是女兒粗心。這前後一個月,我和女兒只要進電影院,就得中埋伏,還是十面埋伏,沒跑。我這才明白了《十面埋伏》的製片方和有關部門要求觀眾支持中國電影的實際意思,支持中國電影就是支持中國一部電影,世界上只有一兩個政府有本事將電影市場弄得這樣乾淨,我們觀眾還有選擇權嗎?就算《十面埋伏》是真英雄,也不能這樣搞有組織的英雄獨步呀。如果那樣贏得多少票房勝利大捷報,打遍中外電影無敵手,在練武行裡也是有說法的,這叫做「勝之不武」。這樣先人為強力清場,再施化肥、然後轉基因技術、生長素一起上,營造出鮮花開遍地的花海洋,那是大寨田,不是真正的鮮花盛開。這種人工強力催肥的一支獨秀七月花,能好看嗎?能環保嗎?能一而再,再而三嗎?能出現可持續增長嗎?《十面埋伏》劇組為了拍攝滿山花開的外景,在烏克蘭那樣幹過,不是沒成功嗎?後來還是出動大批人馬又到別處找了一塊真長著花的地界。這樣做是樣板戲思維,視窗工程,漂亮是很快就讓一部分影片先漂亮起來了,可別人很難學的。我們知道當年的張藝謀曾經是真英雄。可現在這樣讓一個武林高手成為國寶,讓他一個人在高台之上跳獨舞,武林高手會寂寞的。高處不勝寒,一個平常人在那種地方當眾表演,很容易抽筋的。
(郝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轉自《開放》2004年九月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