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市場的戰國時代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山報導) 中國在2002年國家電力公司(State Power Company)的壟斷被打破、並創建了五家區域性電力供應商後,中國電力市場出現了一個全新的競爭局面。煤炭價格的飆升壓縮了電廠的利潤空間,海外上市電力公司在中國强勁的能源需求下,並未大幅提升公司利潤。目前電力短缺席捲超過三分之二的大陸省市,多方發電商正投入巨資建設新機組,以填補今年可能高達四千萬千瓦的電力供應缺口。近期,北京當局擬向外資出售國家電網以補增建電網資金不足問題,更加大了中國電廠日趨激烈的競爭。

*售外資電網 籌措新電網資金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9%,電力需求却猛增16%,中國電力缺口達3000萬千瓦,是事先預計的兩倍。中國當局爲解决缺電問題增建電網,却面臨資金不足窘境,國家電網公司正著手出售旗下11家發電廠以補資金不足,意味中國將向外國開放其快速發展的能源市場,外資有望藉機大舉進入中國電力市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已委任高盛(Goldman Sachs)和瑞銀(UBS)負責管理此次銷售,預期這些交易將在隨後的幾個月裏開始,而籌集來的20億美元,可用於提供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所需的資金和增建電網,緩解中國長期的缺電現狀。

*基礎設施不足 增加營運成本

能源危機對經濟增長造成威脅,並打擊海外投資中國的熱情,基礎設施不足同樣威脅經濟增長。電廠基礎設施未能更新,影響生產效能;發電廠發電量增長的同時,電煤消耗也持續增加,使得電煤庫存入不敷出,鐵路運力不足的問題,造成電廠電煤短缺而停機。今年己有多省出現無煤停機現象,如山東、安徽、陝西、湖南、河南等地。

今年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簡稱華能國際)與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Huadian International Power,簡稱華電國際)8月公布的中期財報,中國强勁的能源需求並未大幅提升公司利潤,煤炭價格的飆升壓縮了電廠的利潤空間。

*計劃經濟失準 惡性循環

計劃經濟失準,未能準確預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下的電力需求,高産值,未帶來高利潤,高增長,却伴隨高成本,釀成二十年來最嚴重的能源短缺。在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工業需求急升,造成電力不足,並帶來投資建新電廠的浪潮;到90年代中期,電力消費增長開始崩潰,導致電力過剩、電力購買協定被迫重新商定。



如今,又回到了90年代初期的那個階段,電力嚴重不足,瘋狂的追加投資。未來兩年,中國當局計劃建設144家新電廠,新增裝機容量爲75千兆瓦,還有裝機總量爲250千兆瓦的電廠等待批建。另外在沿海嚴重缺電的省份,許多電廠會先建後批,在出現「供3停4」的浙江,工廠被迫每周停工4天,嚴重影響投資環境,公開對抗中央的審批程式,並積極推進25座新電廠的建設。

*外資加入 競爭加劇

國際發電廠商在中國很少有業務,一直希望能獲得較大的立足點,因爲中國快速的經濟擴張有望加速能源需求的强勁增長。中國官方媒體將11家電廠描述爲相對「優質資産」。這些電廠共擁有6470兆瓦發電能力,主要位於中國中西北部和華東地區。

但中國監管體系不透明,電力行業具有不可預測性,投資中國能源工業的政治和商業風險很大,這對國際投資者的興趣可能有所影響,如前不久世界第三大石油天然氣公司皇家荷蘭殼牌公司才宣佈終止的「西氣東輸」國際合資協議。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浙江最缺電  已調漲居民生活電費
林保華:中國的石油危機與石油外交
因應缺電危機中國鐵路搶運煤炭六千多萬噸
中國發展核電西北華南設放射性廢物處置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