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5日訊】他一生傳奇,記憶超人。雖已八十高齡卻仍耳聰目明,對日月潭七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人物地名、生態環境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日月潭有一位傳奇老人,由於他一生奇特的經歷和靈巧的手藝,造訪者絡繹不絕,一年超過一千人次!有專家學者、慕名前來的遊客、還有附近國中小學的老師帶領學生來做鄉土教學的。
他是張連桂老先生。
人間仙境遭劇變 昔日淺灘變深潭
張連桂生於一九二五年(民國十四年)的日據時代,當時湖邊四周的漢族與邵族比鄰而居。漢族超過百戶,以耕地種稻為主,邵族約三十戶,以漁獵維生。張連桂小時候與同伴在湖邊嬉戲、捉魚蝦,快活自在。
然而宛如人間仙境的平靜生活,因日人在潭口築壩、興建發電所而發生劇變。潭邊豐富的生態景觀因水位暴增而消失,二百餘甲良田和百餘民宅沒入水中,居民被迫遷移。張連桂住在下游的外公,是第一個因築壩遷移的人。眼看著朝夕相處的鄉親,一個個搬離家園,幼小的心靈頓覺孤單無依;時至今日已經七十寒暑,每當憶及兒時仍不禁唏噓。
因為父親參與了築霸填土的工程,九歲的張連桂也跟著去做小童工。年幼的他,只能做撿雜草、樹根的工作,每天從晚上六點至翌日清晨六點,可以賺六毛錢(當時一斗米一塊錢)。
當壩堤完工後,隨著水位上升,昔日的淺灘變為深潭,潭面由原來的三百公頃擴增為八百公頃,潭中的珠仔山(今之光華島)也沒入水中。日本人決定以石塊土方填高十五尺,讓珠仔山重見天日。張連桂當年還隨著父親一起搬運石塊,堆砌護牆。
新婚僅七日 被迫當軍伕
工程完工後,少年的張連桂隨著父親耕作、捕魚,練就一身捕魚和捉山豬的本事。十九歲時結婚,誰知新婚才七天,就被日人徵召當軍伕,遠赴新幾內亞打仗,歷時三年多。同行的鄉親十五人,回來時只剩四人。
當時登陸新幾內亞才三個月,即被轟炸而斷糧,將近一百人躲在叢林裡,必須自行尋找食物。張連桂第一次被調往前線時,因不願當砲灰而當逃兵,但隨即被抓回,幸好具備了捉山豬的本事而免受刑罰。從此每天忙著捕魚、捉山豬供給上百人的伙食。如此過了一段時日,實在太累了,便又逃到島的另一端,與當地的黑人土著為伍,同樣傳授他們捕魚和捉山豬的方法,而受到歡迎。就這樣,他與土著和平相處至戰爭結束,才被美軍遣送回台灣。
日月潭邊做生意 整頓漁會虧轉盈
日月潭因興建發電廠築壩,擴張後的潭面,湖光山色景致優美,日人大力推廣而成為觀光景點,二次大戰時卻成為轟炸目標,潭區嚴重受創,觀光事業一度沒落。台灣光復後,日月潭重整旗鼓再度成為觀光聖地,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旅遊。
張連桂回台後重操捕魚舊業,後因遊客日增,便改行作租船的生意。後來又和太太一起開紀念品商店,也幫人蓋房子、做裝潢。直到九二一地震,日月潭因災情嚴重使觀光停頓,張連桂也結束了紀念品商店,搬回老家居住。
張連桂曾於民國五十九年至六十五年,擔任日月潭區漁會理事長。之前漁會因人謀不臧虧損累累,他上任後大力整頓內部、開源節流,竟使原本負債二十多萬元的漁會轉虧為盈,卸任時盈餘三萬多元。
傳統技藝展巧手 明潭憶舊說從頭
地震後的張連桂退而不休,致力於災後重建。閒暇時回憶小時候母親以芒萁編織籃子,便試著做幾個自己用,並自創編織花紋與形狀,吸引愛好者前來求教,也常受邀到鄰近的學校教導學生,無意中延續了這項傳統的技藝。近年來,因太太中風行動不便,他為了照顧太太而減少外出。為打發時間,開始創作「瓶中工藝」,以竹子和牙籤在玻璃瓶內製作藝品,十分精緻。他手藝靈巧,除了用芒萁編織各種形狀的籃子外,對於看過、用過的器具都能按照比例縮小製作模型,如捕魚用的「四手漁網筏」,利用水力推動、舂米用的大型水車等,不但與實物完全一樣,還可以操作呢!
生長於日月潭畔的張連桂,熱愛這片土地,鄰居紛紛搬離到外地發展,他卻守著家園不願離開。他記憶超人,雖已八十高齡卻仍耳聰目明,對日月潭七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人物地名、生態環境,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民國九十一年間,便根據他的口述出版了《明潭憶舊》一書,詳細敘述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前後的完整過程,宛若一部活字典。
他待人親切和氣,備有留言簿請來賓留言,曾經有人在留言簿上發現失去聯繫多年的友人,因此重逢而傳為美談呢!──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