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2日訊】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衆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爲“追月”。
由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爲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賞月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中秋節,中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紮綢挂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敍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傳說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其中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嫦娥奔月
目前廣爲流傳的是,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爲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妻子,就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三天後,待後羿率衆人出去狩獵不久,徒弟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時飄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挂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悲痛欲絕,由於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而與其相左的《淮南子·覽冥訓》則說:“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恒娥竊以奔月。托身於月,是爲蟾蜍,而爲月精。”指嫦娥偷了王母的不死藥,吃後飛到月亮上變成蟾蜍,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藥,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歎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也有“欲斫月中桂,持爲寒者薪”的記載。
最廣爲人知的則數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了。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