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該念大學?

駱明慶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訊】放榜了,媒體照例又誇大了大學入學考試的「錄取率」。一方面將錄取率定義為有資格繳志願卡考生被錄取的比例,自繳志願卡的十萬多個考生,錄取了八萬九千人,錄取率於是高達八成七。問題是,今年報名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表示有興趣讀大學的考生有十一萬八千人,錄取八萬九千人,真正的錄取率其實是七成六。

另一方面,輿論也大肆報導了錄取分數最低的科系,質疑為什麼三科總分六十八點五分就可以念大學。

此外,教育部長對高錄取率之下「大學高中化」的情況表示憂慮,監察院也以「大學品質倒退十五年」對教育部提出糾正,這種大學「浮濫」的氣氛,儼然成為多數人的共同感覺。某份針對大學生所做的調查果然顯示,九成一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素質低」,七成九的大學生認為「台灣學生的素質不敵大陸學生」。

長期以來,國人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就受到政府嚴厲的管制,這一波大學擴張以前,同一世代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只有約百分之十。雖然上述「八成七」的錄取率,被炒作得彷彿整個社會有八成七的年輕人都在念大學,事實上以今年七月底十八歲人口有三十一萬七千人來計算,大學錄取八萬九千人,讀大學的比例只有二成八。

由考試成績前百分之十的人口所組成的大學生,當然比由二成八的人口所組成的大學生素質來得高,這有什麼需要驚訝的呢?是否值得念大學所考量的應該是個別大學生在受大學教育前後品質是否有所提升,而不是入學前「素質」的高低。

那麼,這些「大學浮濫」導致「素質下降」的意見,到底在抱怨什麼?這些抱怨背後隱而未顯的其實是「某些人不應該也不值得念大學」的看法,才會有「六十八點五分也能錄取」的感嘆。問題是,為什麼考低分就不應該念大學?有人願意在沒有政府補貼之下,自己付錢念私立大學,其他人有什麼權利說三道四?

當然,這種「某些不應該也不值得升學」的心態,並不只存在於社會「菁英」的思考中,也一直就存在於政府人力規劃的思維中。人力規劃的思維促成大學機會的管制,也存在於高中職分流教育的設計中。

在這個思維之下,雖然大多數人都希望就讀大學,政策設計者仍然認為多數人不該念大學,大筆一揮就將七成(這幾年比例慢慢降至五成)的國中畢業生分配去念高職,將他們升普通大學的機會排除。

升大學是提高個人所得和家庭背景較差者向上流動的最重要管道,追求更好未來更是個人的自由。考試成績較差者,如果願意自己負擔成本來追求這個機會,其他人特別是已經掌握這個機會的人,縱使他擔心更多人受高等教育會使得競爭者增加,也沒有什麼權利認為別人不應該念大學。──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蒙古擺脫貧困但貧富差距大
比爾˙蓋茨與北京師大附中學生對話
張偉國: 新書《獄中獄外集:百年禍國——從毛澤東到江澤民》
中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鬱症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