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6日訊】(亞洲時線在線記者垚遠8月6日報導)中國遭遇了20多年以來首次「民工荒」的消息近日甚囂塵上,表面上看,這好像是反映中國經濟繁榮的一個現象,但有中國專家指出,現實是中國一些刻薄和剝削勞工的問題已經發酵,不少身受其害的農村勞動人口寧可不去人生路不熟的地方打工。有勞工問題專家認為,今日中國必須在加強民工福利工作上下手,否則「民工荒」問題很難獲得改善。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沿海多個地區,今年以來都一反往日常態出現了「缺工潮」,其中珠三角地區最為嚴重,僅東莞一地缺工量就超過100萬,而整個珠三角地區至少達到200萬。
這一異象迅即引起了多方關注,有輿論指出,這或者正是長期處於城市低層的民工群體一個改善福利的契機,但也有有關人士則對此表示並不樂觀。
據報道,今年中國有多個地區遭遇了20多年未遇的民工荒,受影響地區包括福建、浙江、廣東。甚至連勞務輸出大省的江西省、湖南省,都出現了民工短缺的現象。
其中,珠三角地區是首當其衝。據報道,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往年人頭攢動的民工潮已經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廠家們對熟練工人難找的普遍抱怨。據統計,珠三角加工製造類企業的工人缺口高達200萬人,而東莞一地缺口就高達100萬。
今年年2月,東莞缺工引起媒體關注,媒體紛紛以「節後東莞遭遇用工荒」、「東莞爆發生產工荒」等標題,報道了東莞的工人短缺狀況。
東莞勞動部門在今年2月曾做過一次調查,顯示當時缺工23萬。3月,勞動部門表示缺工有所緩和,缺口減小到6萬-7萬。不過有媒體在實地察訪後表示民間與官方資料相差甚大, 「東莞一地的缺口量超過100萬名,珠三角地區至少達到200萬名以上」。不過,東莞有關官員其後在公開場合澄清了當地的缺工危機。7月8日,在紀念《勞動法》頒佈十周年外商投資企業座談會上,東莞市勞動局局長莫海明稱,東莞缺工遠沒有媒體此前報道的那麼嚴重,「只缺20萬。」一個微妙的事實是,對於東莞這個勞動密集型企業雲集的城市而言,即如當地官員所說缺工20萬是正常的,100萬的數位則是個危險的信號了。
姑且無論這次民工荒數位到底如何驚人,毫無疑問的這一異象開始受到各方關注,中國「廉價勞動力接近無限供給的神話」一朝破滅個中原因更是眾說紛紜。
有中國媒體提出,「民工荒」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農民工的勞動條件惡劣,工資水平過低,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他們無法忍受,紛紛離去。「這是長期漠視農民工利益的代價,是農民工對不公平的待遇說‘不’的結果。」
這一說法得到廣泛的認同。的確,民工一直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在中國各大城市的低層遊走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做著最苦最累的工作卻不被尊重,勞動環境惡劣;超時工作;被惡意拖欠工薪;子女甚至無法在城市的學校擁有一張課桌……種種的不合理卻在各大城市理所當然地上演。
如今,對於多個地區鬧起了工荒,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它提醒了社會各界長期以來被漠視的民工權益。事實上,在各「工荒」地區有企業已經開始採取了一些改善工人福利的措施,如「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承諾保障工人合法權益」等等。
在這次工荒鬧得最為激烈的東莞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動作。東莞市勞動局局長莫海明透露,正在計劃調高該市450元(人民幣,下同)的最低工資標準,調高幅度為幾十元。針對東莞市部分企業還未能全面貫徹執行《勞動法》,該市勞動局已在全市建立609個村級勞動爭議調解辦公室,並於6月底在全市開通12333勞動服務熱線,進一步提高勞動爭議、投訴案件的處理效率。
據悉,與東莞在珠三角具有相似地位的長三角的蘇州,從7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已由原來的540元調整為620元。
不過,對於工荒是否能換來民工的福利時代,有相關人士表示對此並不樂觀。有熟悉情況的人士指出,中國政府的這些辦法未必能落到實處,「企業作假太容易了,」為逃稅工廠經常瞞報人數就是屢見不鮮的一例。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這次鬧工荒的都是沿海地區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東莞是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代表,這次缺工潮在東莞也表現得最為激烈。東莞乃至珠三角的企業,都是20多年前承接了日韓、港臺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是低效益的產業模式,這種模式決定了老闆們不可能大幅增加工人工資。「工人工資繼續上漲,廠子只能搬到勞動力更廉價的地方去。」而在中國,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不在少數。
有鑒於此,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執行理事劉開明表示,「一些工廠會改善環境留住工人,但缺工並不能為工人福利帶來根本性變化。」(//www.dajiyuan.com)